[发明专利]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226.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毕智伟;田海平;肖剑;张军;乔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庆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轮机 漏水量 测量 导叶 参考压力 测量装置 进水管道 水体压力 水头 水轮机导叶 测试现场 计算参数 试验效率 水平截面 通气孔 斜井段 平压 算法 尾水 闸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该测量方法包括:基于水轮机平压设施关闭时水轮机进水管道内水体压力与尾水管道内水体压力的压力差值,确定参考压力水头;基于所述参考压力水头及水轮机进水管道斜井段的水平截面面积或水轮机通气孔的面积,确定所述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本发明提供的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算法简单且计算参数少,无需测量闸门漏水量,有效提高了水轮机导叶漏水量测试现场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力发电现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机导叶漏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导叶漏水量过大,不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加剧间隙汽蚀破坏,甚至造成水轮机无法正常停机;或者,在停机状态下,导叶漏水量过大造成水轮机出现蠕动进而导致推力瓦及导瓦被烧毁。因此,一般要求水轮机在大修前后均应进行导叶漏水量的测量工作以检查其止封效果,检验导叶检修及调整质量。
现有的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是将名义导叶漏水量Q表达成导叶前后压力水头H的函数:(式中,a、b、c为某时刻导叶前后压力水头H拟合曲线得到的数值),进而计算出通过上、下游水位压差得到的当前压力水头所对应的名义导叶漏水量;待将流道消压后测得进水口闸门的闸门漏水量;当前压力水头下的导叶漏水量即为名义导叶漏水量与闸门漏水量之和。
一方面,现有的测量方法涉及的参数较多且计算复杂,利用上、下游水位压差得到的当前压力水头计算得到的名义导叶流水量存在较大误差;另一方面,现有测量方法中闸门漏水量的测量繁琐复杂,测量时间长,影响检修工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由于涉及参数较多且测试过程复杂而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影响工期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包括:
基于水轮机平压设施关闭时水轮机进水管道内水体压力与尾水管道内水体压力的压力差值,确定参考压力水头;
基于所述参考压力水头及水轮机进水管道斜井段的水平截面面积或水轮机通气孔的面积,确定所述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水轮机平压设施关闭时水轮机进水管道内水体压力与尾水管道内水体压力的压力差值,确定参考压力水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参考压力水头及水轮机进水管道斜井段的水平截面面积或水轮机通气孔的面积,确定所述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
本发明提供的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通过采用水轮机平压设施关闭时参考压力水头,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并且本发明所用到的参数较少,可以减小误差,降低了计算错误的可能性;本发明无需测量进水口闸门漏水量,测量时间短,不影响检修工期;此外,本发明简化了计算模型,可以快速得到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提高了测试现场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轮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叶前后压力水头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轮机额定导叶漏水量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