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蚁群模型的自由空间光网络路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5076.9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苗佳智;尚韬;高妍;李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27;H04L12/729;H04L12/733;H04Q11/00;H04B10/27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自由空间 网络 路由 方法 | ||
1.一种基于蚁群模型的自由空间光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自由空间光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利用邻居发现算法寻找其通信范围内的节点,并将找到的节点的信息储存在邻居路由表中;
(2)源节点S判断其邻居路由表中是否存在最优路径,若是,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
(3)根据蚁群模型,构建自由空间光网络的蚂蚁系统:
(3a)源节点S按照蚁群模型的状态转移规则,向八个互成45度的方向范围内的中间节点发送若干个前向蚂蚁数据包;
(3b)中间节点记录接收到的前向蚂蚁数据包,并判断前向蚂蚁数据包中目的节点的ID是否为该中间节点的ID,若是,执行步骤(5),否则,中间节点对前向蚂蚁数据包进行定向半洪泛,直到目的节点D收到该前向蚂蚁数据包,并执行步骤(3c);
(3c)目的节点D对收到的前向蚂蚁数据包中的路径时延、可用带宽和跳数进行归一化,并对归一化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信息素增量值;
(3d)目的节点D利用信息素增量值生成后向蚂蚁数据包,并删除前向蚂蚁数据包,再沿前向蚂蚁数据包经过的路径反向发送后向蚂蚁数据包,同时按照蚁群模型的信息素增加规则,对沿途各节点信息素值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信息素表;
(3e)所有节点按照蚁群模型的信息素挥发规则,对所有节点更新后的信息素表中信息素值进行挥发,并根据挥发后的信息素值判断信息素值变化频率是否低于0.1,若是,得到自由空间光网络的蚂蚁系统,并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3a);
(4)源节点S按照蚁群模型的信息素最大规则,在自由空间光网络的蚂蚁系统中选择最优路径,得到源节点S到目的节点D的最优路径;
(5)源节点S按照其到目的节点D的最优路径,建立源节点S到目的节点D的连接并向目的节点D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蚁群模型的自由空间光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a)所述蚁群模型的状态转移规则,其转移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i(j)表示选择中间节点j作为下一跳的概率,φij表示中间节点j的信息素值,φis表示当前节点i所有可以到达目的节点的中间节点s的信息素值,β表示信息素启发值,Ni表示蚂蚁在节点i上可选的邻域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0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反冲洗两级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