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硬压板状态智能巡检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04550.6 | 申请日: | 2017-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鑫;冯维纲;王永刚;罗峥;王宇恩;白加林;赵武智;牛静;邬小坤;宁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B15/00;G07C1/20;G07C9/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压板 状态 智能 巡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硬压板状态智能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硬压板状态模型建立:a.获取变电站经纬度信息;b.获取电力屏柜指纹信息;c.压板状态获取;d.将获取的变电站经纬度信息、电力屏柜指纹信息和压板状态上传到集中控制中心的云平台并与输入的硬压板传统名称进行对应,保存成硬压板状态模型;(2)硬压板状态巡检:a.巡检人员通过手持装有APP的智能终端获取变电站经纬度信息、电力屏柜指纹信息和压板状态;b.将智能终端获取的信息上传云平台与保存的硬压板状态模型进行匹配;c.根据匹配结果进行智能提示和报警。该方法能实现电力屏柜安装的硬压板身份自动识别和压板状态的智能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硬压板状态智能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操作和二次设备操作,硬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硬压板是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非常重要。当现场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部分硬压板也要做相应的切换,调度人员、变电站运维人员、继电保护人员应了解各类硬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避免由于误投或漏投压板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目前的变电站中,硬压板仍广泛应用在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中,硬压板的误投退会造成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误动、拒动或动作执行失败,导致电力设备被烧毁或引起大范围停电事故,进而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现有硬压板的状态监视主要依靠人工巡检,离线管理。同时,二次设备硬压板布局上的高度密集性,在功能上的集成复合性,容易造成运行人员对压板的误投退操作,站内压板管理模式单一,相关历史数据匮乏,对安全生产造成隐患。近几年的电力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人为误投退硬压板引发的事故比例仍然很高。
对于传统变电站来说,目前硬压板的控制处于一种开环状态,关键问题是无法监测硬压板的运行状态,在一次防护系统防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压板的管理仍然只能依靠人工,相对于变电站内二次设备自动化程度水平,硬压板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现有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场管理自动化和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硬压板状态智能巡检方法,能实现电力屏柜安装的硬压板身份自动识别和压板状态的智能判断,可有效解决完全依赖人工巡检压板时工作不到位以及人为判断失误的情况,减少或杜绝因硬压板误投退引发的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变电站硬压板状态智能巡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硬压板状态模型建立:
a.获取变电站经纬度信息;
b.获取电力屏柜指纹信息:通过使用图像获取工具获取电力屏柜的名称铭牌图像,并对获取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电力屏柜指纹信息;
c.压板状态获取:通过图像获取工具获取压板屏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而获得压板的状态;
d.将获取的变电站经纬度信息、电力屏柜指纹信息和压板状态上传到集中控制中心的云平台并与输入的硬压板传统名称进行对应,保存成硬压板状态模型;
(2)硬压板状态巡检步骤:
a.巡检人员通过手持装有APP的智能终端获取变电站经纬度信息、电力屏柜指纹信息和压板状态;
所述电力屏柜指纹信息是通过使用图像获取工具获取电力屏柜的名称铭牌图像,并对获取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
所述压板状态是通过图像获取工具获取压板屏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而得;
b.将智能终端获取的信息上传云平台与保存的硬压板状态模型进行匹配;
c.根据匹配结果进行智能提示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