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炫目调节装置以及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466.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都;方钊;兰增辉;曾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V1/10;F21V14/08;F21V17/14;F21W10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1165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炫目 调节 装置 以及 机动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光模块的防炫目调节装置(1),所述调节装置(1)包括基板(11)、遮光板(13)和驱动设备(15),所述基板(11)包括开口部(12),用于使来自发光模块的光源的光线穿过,并且所述遮光板(13)被配置为能够在驱动设备(15)的驱动下移动以在完全地敞开开口部(12)的非遮蔽位置和部分地遮挡开口部(12)的遮蔽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防炫目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利用本发明的防炫目调节装置,能够提供改善的照明效果,并且能够自适应地调节防炫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炫目调节装置以及一种具有防炫目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条件下行驶时,机动车辆会开启照明功能,如打开前照灯或雾灯,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安装有自动灯光控制系统,其通过光学传感器采集外界的光学参数,然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自动控制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以自适应地提供驾驶所必需的能见度。
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在提供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功能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道路上其它车辆的驾驶者造成炫目,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远光照明功能被开启时,强烈的灯光甚至会使对向车道上的驾驶员产生短暂的视盲,极大地危害驾驶安全。在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的设计中,一方面期望其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功能,一方面期望其能够降低对路面上其它车辆的驾驶员的炫目感,这也是道路安全法规的要求。
在现有的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中,可以通过在发光模块的光源前设置特殊的光学器件,使光源产生的光线部分地被遮挡,或者说使出射的光线产生截止线,从而产生带有截止光型的出射光,以此达到防止炫目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所产生的截止线都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调节,采用这样的发光装置提供欠缺的照明效果,这是因为在出射光中总是有一定范围的区域不能被照亮,即使在路面上没有其它道路参与者时也是这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激活或关闭防炫目效果的防炫目调节装置,以期能够改善照明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地调节防炫目效果的防炫目调节装置,从而在需要开启防炫目功能时能够产生截止光型,而在不需要开启防炫目功能时能够产生不带截止光型的光,并且这种控制能够自动地完成,无需人为干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防炫目程度的防炫目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光模块的防炫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基板、遮光板和驱动设备,所述基板包括开口部,用于使来自发光模块的光源的光线穿过,并且所述遮光板被配置为能够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移动以在完全地敞开开口部的非遮蔽位置和部分地遮挡开口部的遮蔽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光模块的防炫目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发光模块中或者与机动车辆的发光模块协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遮光板形成连杆机构,使得所述遮光板通过传动板的旋转运动在非遮蔽位置和遮蔽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限制遮光板的旋转运动,而允许遮光板的平移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呈圆形,并且所述开口部位于基板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遮光板包括从遮光板上突出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能够在完全地敞开开口部的非遮蔽位置和部分地遮挡开口部的遮蔽位置之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