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399.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廖志海;彭小明;邱绍宇;乔洪波;王占明;安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T1/167 | 分类号: | G01T1/167;G01T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测量 液体 含量 方法 及其 实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方式存在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不能进行核临界安全在线监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中子源放射的中子穿透管道壁,然后使中子与管道内的含铀液体发生裂变反应,通过中子探测器测量出管道内的中子计数率N测,依据计算模型N测=Φ热σfNUty,计算出管道内的铀含量NU;其中,Φ热为管道内平均中子注量率,σf为微观截面,t为测量时间,y为每次裂变平均释放中子数。本发明具有实现含铀液体中铀浓度的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探测/核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元件研制、乏燃料后处理是核工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核燃料循环的核心工作。其中,铀化工转化是燃料微球研制的关键环节,为燃料单板制造提供芯体必备的燃料相,直接影响燃料元件研制的工程进度,也与核材料的闭合衡算问题相关。乏燃料后处理是核工业体系的最后环节,直接决定了核工程的安全性。
在铀化工转化的工艺转化过程中,大量含铀管道中含铀溶液铀浓度值是研制和生产必须的数据,直接关系工艺的核临界安全问题。传统的方式是采取工艺点位取样,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模式,传统的方式存在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稳定性和精度不够等不足和缺点,这在中试规模、甚至批量化生产中时不能满足核安全监控的需求,急需建立一种在线检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核临界安全的在线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检测方式存在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不能进行核临界安全在线监测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核临界安全在线监测和核材料物料衡算问题,能够实现含铀液体中铀浓度的实时、在线测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子测量含铀液体中铀含量的方法的实现装置,包括采用中子源放射的中子穿透管道壁,然后使中子与管道内的含铀液体发生裂变反应,通过中子探测器测量出管道内的中子计数率N测,依据计算模型N测=Φ热σfNUty,计算出管道内的铀含量NU;
其中,Φ热为管道内平均中子注量率;
σf为微观截面,微观截面属于反应堆物理领域专业术语,表示一个中子和一个靶核发生反应的几率,单位为靶,1靶=10-24cm2;
t为测量时间;y为每次裂变平均释放中子数。
现有技术中含铀溶液铀浓度值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获得,传统的方式是采取工艺点位取样,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模式,该模式存在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稳定性和精度不够等不足和缺点,尤其是无法实现实时在线检测,导致在中试规模、甚至批量化生产中时不能满足核安全监控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核材料物料衡算的方式建立了本发明的计算模型,通过该计算模型,并通过检测管道内的中子计数率N测即可实时计算出管道内的铀含量NU,因而能有效达到实时在线检测的目的,在中试规模、甚至批量化生产中时能满足核安全监控的需求。
并且本发明的建立不仅仅能有效实时检测出管道内的铀含量NU,解决了传统模式存在的分析流程长、操作繁琐的问题,并且通过实施例的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稳定性高、检测精度满足需求的优点,效果十分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