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04047.0 申请日: 2017-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6962421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沈荣存 申请(专利权)人: 沈荣存
主分类号: A01N65/38 分类号: A01N65/38;A01N65/20;A01N65/12;A01N65/08;A01N65/04;A01P3/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代理人: 沈振涛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番红花 褐斑 天然 杀菌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 L.)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

番红花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番红花褐斑病是危害红花根部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一般在6月中旬自番红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病初在叶部出现退绿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多为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病部变薄。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中心部分颜色较深。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二面均产生白色霉层。病斑直径一般在0.4-1.3cm之间,平均则0.94cm。红花收获前,在病斑外圈产生大量黑色小点,为病菌的菌核,菌核球形,或不规形,黑色。番红花褐斑病由Ramularia Carthami Zapr引起的。该菌分生孢子梗无色、粗短、多不分枝,常呈簇由气孔伸出,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孢痕,其长度在18.3-32.6微米之间,分生孢子无色,圆柱形或卵形,两端纯园、单孢、双孢或多孢、0-4个隔膜,形态变化较大。无论在自然情况下还是人工培养情况下,均以双孢最多,单生或串生。一般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分生孢子比自然情况下的大,双孢所占比例更多。

番红花褐斑病其病源为Ramularia Carthami,其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较大的黄褐色园形病斑。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红花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目前,为防治番红花病害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使植株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板蓝根、凤尾草、白扁豆、白花藤、拉拉藤、七叶胆、木蝴蝶、锦灯笼、天仙子、旱莲子。

作为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板蓝根25-30份、凤尾草15-20份、白扁豆15-20份、白花藤8-12份、拉拉藤6-8份、七叶胆4-6份、木蝴蝶2-4份、锦灯笼2-4份、天仙子1-3份、旱莲子1-3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板蓝根27-28份、凤尾草16-17份、白扁豆18-19份、白花藤9-10份、拉拉藤7-8份、七叶胆4-5份、木蝴蝶2-3份、锦灯笼3-4份、天仙子2-3份、旱莲子1-2份。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板蓝根27.8份、凤尾草16.7份、白扁豆18.1份、白花藤9.1份、拉拉藤7.5份、七叶胆4.8份、木蝴蝶2.4份、锦灯笼3.2份、天仙子2.7份、旱莲子1.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板蓝根、凤尾草、白扁豆、白花藤、拉拉藤、七叶胆、木蝴蝶、锦灯笼、天仙子和旱莲子;

(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

(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番红花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荣存,未经沈荣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