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款食品级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04021.6 申请日: 2017-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832459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27
发明(设计)人: 王领;魏涛;刘佳伟;李华鹏 申请(专利权)人: 齐鲁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8/92 分类号: A61K8/92;A61K8/67;A61Q1/06;A61Q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353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主反应釜 口红 唇部 加温 制备 溶解 食品级 称量 双唇 肌肤 调色 维生素原料 薰衣草精油 灌注成型 玫瑰精油 水分流失 颜色稳定 抑菌功效 自然清香 防腐剂 色素 蜡基 脱模 脱泡 主相 杀菌 过滤 滋养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款食品级口红及其制备方法,经以下步骤(a)将蜡基料称量后加入到主反应釜中,加温溶解搅拌均匀;(b)将油相组原料(主相)称量后,加温溶解搅拌均匀,加入到主反应釜中;(c)将色素组、维生素原料依次投入主反应釜中,加温溶解搅拌均匀,调色;(d)再经过附香,脱泡及过滤、灌注成型,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口红的方法操作简便,颜色稳定,安全性高。本发明可令双唇保持自然清香,减少唇部的水分流失等多种功效。另外,由于本发明中的玫瑰精油和薰衣草精油成分有杀菌和抑菌功效,因此本发明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本发明中的营养成分可深层滋养唇部肌肤,让双唇时刻保持鲜嫩光泽,并能有效保护唇部肌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款天然食品级口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红作为一种当前流行的化妆品,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口红的主要成分包括油料、蜡、脂、着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目前市场上的多数口红原料含有人工合成的成分,这些成分的合成过程中容易引入醛、酮等不饱和化合物以及重金属类物质,具有潜在的刺激性,易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嘴唇皮肤较薄,容易引起过敏,特别是在使用含有醛、酮等不饱和化合物的原料时,更容易刺激到皮肤,同时由于口红是涂抹于嘴唇之上,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在人说话或进食时通过口腔进入人体。长期频繁使用此类产品,会导致慢性中毒甚至引发更严重疾病,损害身体及神经系统。根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青年女性癌症患者中,有18.2%的病因与涂抹唇膏、口红有关。口红含有较高量的铅、镉等重金属,铅具有蓄积性,长期吸入人体恐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引起贫血、腹痛、急性肾衰竭及脑部神经病变等问题。

现在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关注度的提高,选择天然、安全、有效的植物活性物作为化妆品原料和添加剂成为越来越多化妆品研究的方向。本产品所用原料均为天然材料,同时采用具有天然防腐,绿色防腐的植物提取物,口红光泽自然,滋润细腻。采用的原料为纯天然食品级原料,能有效的防止唇部脱皮,尤其患有唇炎、唇部敏感的人使用更加舒适安全,还能使嘴唇保持弹性和光泽,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质。

本发明致力于研究生产一款由天然原料与食品级色素精制而成的食品级级口红。所用原料都是食品级且不添加防腐剂,将对制备工艺和产品品质进行深入研究,在食品生产的原料中寻找合适的传统口红化工原料的替代品,添加抑菌、抗氧化功效显著的植物精油,剔除重金属及矿物油成分,寻找合理的成分配比,摸索完善制作工艺,经过品质检验、稳定性检验、安全性检验、微生物检验,粘杯实验等测试评价,达到与传统口红一样的着色体验,比传统口红具备更高的品质和安全性。因此,发明一种食品级口红是口红行业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级口红的制备方法,通过食品级原料的合理配比,工艺优化制作出一款兼具滋润,保湿,着色效果好,安全性高,所有成分天然来源的口红。解决目前市面上含有化学原料口红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天然原料口红保质期过短的问题,让嘴唇时刻保持鲜嫩光泽,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级口红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食品级口红,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蜡 18~21份,油分 35~60份,着色剂 3~6份,维生素 1~2份,芳香剂1~2份。

(a)将蜡基料称量后加入到主反应釜中,加热溶解,搅拌均匀。

(b)将油相组原料(主相)称量后,加温溶解,搅拌均匀,将油相组加入到主反应釜中。

(c)将色素组、维生素原料依次投入主反应釜中,加温溶解,搅拌均匀,调色。

(d)再经过附香,脱泡及过滤、灌注成型,脱模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级口红。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的蜡基料,分别为6~7份小烛树蜡,6~7份蜂蜡,6~7份巴西棕榈树蜡。所述搅拌速度为50-100 r/min,所述反应温度为80~85℃,所述反应时间为20-60 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