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形植物工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3723.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苏桥瑞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02;A01G9/24;A01C23/00;A01K31/00;A01G1/04;E04H3/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8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植物 工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工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形植物工厂,包括设在顶层的种植区、设在中间层的饲养区和设在底层的餐厅区。
背景技术
美国在1950年代率先提出植物工厂的概念,并在1970年代将其商业化。日本植物工厂业者遂利用其概念进行研发,将作物种植于环控室内并试着为它们找出最佳的生长环境。植物工厂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在一年四季中皆可产出高质量的作物,同时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并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在考虑到经济的可行性上,植物工厂必须要尽可能的将全部能量转换成光能,并且种植出具有市场价值的作物。大部分的植物工厂多采用荧光灯管,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转换电能,同时产生较少的热,因此能够降低植物生长过程中因接近光源所造成的伤害。
植物工厂可以分为半封闭式及完全封闭式两种。半封闭式将自然光源导入,以期能降低成本;完全封闭式则在受控的环境下全程给予人工光源以达到最大的稳定生产量,但对能源的消耗较大。
现有技术中,植物工厂无论是半封闭式及还是完全封闭式均未能充分地利用空间,造成对宝贵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未能有效地对自然光和人工辅助光源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使用,达到有效提高种植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植物工厂对空间利用率不高,占用太多土地资源,同时降低对人工辅助光能源和调控种植温度能源的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形植物工厂,包括:
种植区:设置在顶层,由瓦楞式架空种植平台、顶棚、循环系统组成;
饲养区:设置在中间层,可以饲养区家禽类,通过用菌类培养的技术将饲养区的味道变淡;
餐厅区:设置在底层,为景观餐厅或亲子餐厅。
所述瓦楞式架空种植平台,是由按一定间距并列并略有倾斜的长条形刚性材料构成的多组架空平台,构成每组架空平台的长条形刚性材料之间铺设导水槽或采用帆布构成凹形水槽,所述导水槽或凹形水槽内部填满填充介质,相邻架空平台组之间设有通道。填充介质可采用颗粒状碎石或珍珠石或环保轻石;
为了方便种苗移植和运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可选用不织布盛装培养土与木削混合物作为填充介质;
由于需要种植过季蔬菜,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槽或所述凹形水槽下方、上部分别盖有泡沫塑料作保温层,加强隔热效果;
所述顶棚,安装在所述瓦楞式架空种植平台上方,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可采光、保温及防止空气中的污染与蚊虫影响。优选地采用透明的空气膜;
为进一步防止所述种植区温度散失及抗风力,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空气膜为半圆弧长型圆柱状空气膜,在长端固定弧度并排连成棚;
所述循环系统是指由所述导水槽或所述凹形水槽上端的进水管和底端的出水管及水泵组成的循环供液系统,用于给植物供液;
为适应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需要控制供液温度,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可利用地壳深固定温度为20度的特性,将水导入10~20公尺地壳中可以将水温固定于20度后,再利用水温控制器可将水温控制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节省为控制环境温度中大量的能源浪费。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
(1)将植物工厂设计在屋顶的方式,可以拥有自然光线,补充人工光源不足的部分,并且在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降低屋顶温度。
(2) 利用循环供液方式,可以回收浇灌水分,将营养液重复循环,降低种植所需要营养盐与水分消耗。
(3)利用地壳恒温原理对循环液进行冷却之后再调节温度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
(3) 顶层为种植区、中间层为饲养区、底层为餐厅区可使空间利用率最大。
(4) 采用不织布盛装培养土与木削混合物作为填充介质,便于植物的移植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瓦楞式架空种植平台结构正面剖示示意图;
图3为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4为帆布水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示出了一种户外形植物工厂,包括:
种植区1:设置在顶层,由瓦楞式架空种植平台11、顶棚12、循环系统13组成;
饲养区2:设置在中间层,可以饲养区家禽类,通过用菌类培养的技术将饲养区的味道变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苏桥瑞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苏桥瑞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