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和沥青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410.7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亮;唐有为;魏国涛;万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15/00;B01F7/18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装置 生产线 | ||
1.一种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沥青成品罐、乳化机、吸粉装置、用于盛放沥青的沥青罐和多个用于盛放乳化液的乳化剂罐,所述沥青罐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乳化机的输入端连通,多个所述乳化剂罐分别与所述乳化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乳化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乳化沥青成品罐连通,所述乳化沥青成品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吸粉装置安装于所述乳化机;
所述吸粉装置包括吸收机构和集中机构,所述吸收机构罩设于所述乳化机,所述吸收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集中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壳体、吸风扇和管道,所述壳体包括一个空腔,所述乳化机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管道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机构连通,所述吸风扇安装于所述管道内,所述吸风扇令空气从所述空腔内沿所述管道流出;
所述吸收机构还包括聚风部,所述聚风部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侧板组,分别为第一侧板组和第二侧板组,所述第一侧板组的侧板向内倾斜,所述第二侧板组的板面向外倾斜,所述管道通过所述聚风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吸风扇安装于所述管道与所述聚风部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部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聚风部分别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吸风扇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吸风扇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聚风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聚风部并列设置,且三个所述聚风部远离所述管道的一端相邻之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装置包括过滤器和挡板,所述过滤器设置有进气口、吸收腔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收腔连通,且所述吸收腔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过滤器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吸收腔内,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挡板的板面的两侧;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装置还包括乳液泵,多个所述乳化剂罐分别通过多个第三通道与所述乳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乳化剂罐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道流通或者关闭的开关,所述乳液泵的输出端通过第四通道与所述乳化机的输入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水进入所述乳化剂罐,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供乳化剂进入所述乳化剂罐,所述乳化剂罐内还设置有搅拌机。
7.一种沥青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