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亮斑水虻的养殖装置及其虫卵诱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2925.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李武;张吉斌;雷湘兰;郑龙玉;李庆;蔡珉敏;喻子牛;陈焕春;马乃祥;贺智;袁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超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虫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斑水虻 养殖 装置 及其 虫卵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亮斑水虻的养殖装置及其虫卵诱集装置。
背景技术
武汉亮斑水虻是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昆虫,其在转化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餐厨废弃物等),减少环境污染,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亮斑水虻幼虫食性广泛、吸收转化效率高、生物量大、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作为蛋白饲料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已被资源化利用,其预蛹可用作饲料添加剂,蛹壳含有丰富的几丁质,经武汉亮斑水虻和功能微生物处理之后的有机废弃物残渣还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
亮斑水虻属双翅目昆虫,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生活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亮斑水虻是营腐生性的昆虫,幼虫腐食,具有周期短,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等特点,此外,幼虫体营养价值高,化蛹前具有迁移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水虻成为高效处理有机废弃物首选的食用昆虫。因此,可以利用水虻幼虫治理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水虻预蛹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水虻蛹壳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另一方面,经水虻和功能微生物处理之后的畜禽粪便残渣还可以作为生物有机肥料。
在武汉亮斑水虻养殖的过程中孵化、收集虫卵、化蛹、投料等都是很麻烦的工作。而虫卵的高效诱集则是武汉亮斑水虻规模化传代和水虻大规模转化有机废弃物的关键,只有提供充足的虫卵,才能供应武汉亮斑水虻繁种和大规模转化有机废弃物。在保证充足雌雄成虫交配的前提下,才能收集到虫卵,但目前并没有出现高效的诱集方法及装置,仍有大量的虫卵并未产至指定的收卵装置中,导致供卵不足,阻碍其产业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亮斑水虻的虫卵诱集装置,包括;
诱卵盒,所述诱卵盒内底部盛装有诱卵剂;
收卵盒,所述收卵盒设置在所述诱卵盒内的上部;
诱卵盒盖,所述诱卵盒盖盖于所述诱卵盒上,所述诱卵盒盖与所述诱卵盒之间形成透气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气口,所述透气口设置在所述诱卵盒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托网,所述收卵盒放置在所述托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卵盒呈长方体形,所述收卵盒的长为4-6cm,宽为2-3cm,高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收卵盒由瓦楞纸制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亮斑水虻的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室、输送带一、输送带二、上述任一所述的亮斑水虻的虫卵诱集装置、预蛹盒,所述输送带一、输送带二设置在所述养殖室的底部,所述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养殖室外,另一端贯穿所述养殖室;所述预蛹盒放置于所述输送带一上,所述虫卵诱集装置放置于所述输送带二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恒温控制器、喷雾装置、光照设备,所述恒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养殖室的外侧,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室的上方,所述光照设备设置在所述养殖室内的上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栖息台,所述栖息台的一端与所述养殖室内的顶部相连,另一端呈自然下垂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亮斑水虻的虫卵诱集装置,该虫卵诱集装置结构简单,根据武汉亮斑水虻成虫产卵的习性,实现了虫卵的自动化收集,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虫卵的收集效率,满足武汉亮斑水虻虫卵的供应及其大规模处理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需求,在与常规虫卵诱集控制相同外部环境条件时,诱集虫卵量约为常规诱集虫卵量的5-8倍。诱卵剂产生的引诱气味物质从诱卵盒内底部通过透气通道或透气口散发到诱卵盒外部,诱卵盒外的成虫通过透气通道或透气口进入诱卵盒内,收卵盒设置在诱卵盒内的上部,极大地提高了收卵的集中程度,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亮斑水虻的养殖装置,既提高了成虫的养殖效率,还实现了虫卵的自动化收集,提高了虫卵的收集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力工作量,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亮斑水虻的虫卵诱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亮斑水虻的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虫卵诱集装置、预蛹盒在输送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诱卵盒;2、诱卵剂;3、诱卵盒盖;4、透气通道;51、托网;52、收卵盒;6、透气口;7、养殖室;8、地面;9、亮斑水氓的虫卵诱集装置;10、输送带二;11、鼓风机;12、恒温控制器;13、喷雾装置;14、光照设备;15、栖息台;16、输送带一;17、预蛹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超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虫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超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虫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