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底光学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2325.9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5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灏;封志纯;谢端卿;郭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新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 光学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底光学成像系统,所述系统依次包括前端物镜、滤光片、后端中继镜和图像传感器,前端物镜与滤光片之间设置有中间像面;所述前端物镜用于获取眼底视网膜的图像并成像于所述中间像面处;所述滤光片用于将所述中间像面上的图像过滤为单色图像;所述后端中继镜用于将所述单色图像成像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本发明中,前端物镜、后端中继镜和图像传感器为根据滤光片的特性设置的光路器件,从而将滤光片融入到整个光路中,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空间体积,从而减小眼底光学成像系统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底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生儿医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儿的眼底视网膜疾病逐渐受到关注。眼底视网膜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失明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新生儿的眼底视网膜疾病的发生病因有多种,大部分儿童的第一次眼睛检查都是在幼儿园入学前检查,由于不少的视觉异常可能只短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医生相信对新生儿童的眼睛进行筛查可以提早发现视觉异常,-比如像玻璃体出血这样的情况,其很可能是最终导致弱视的前兆。弱视这一严重的疾病会对儿童造成长期的影响,甚至导致成人以后永久性的失明。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像玻璃体出血以及其他多种严重的疾病,新生儿童将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防止出现严重的视觉损害。新生儿的眼底视网膜疾病可通过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这大大减少致盲率,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大部分的眼底成像系统都是可见光宽光谱成像,然后在光路中间提供安装滤光片的机构,以获得特定光谱的图像。这种眼底成像系统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不适宜用于新生儿的眼底检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眼底成像系统体积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眼底光学成像系统。
一种眼底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依次包括前端物镜、滤光片、后端中继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前端物镜与滤光片之间设置有中间像面;
所述前端物镜用于获取眼底视网膜的图像并成像于所述中间像面处;
所述滤光片用于将所述中间像面上的图像过滤为单色图像;
所述后端中继镜用于将所述单色图像成像于所述图像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物镜包括依次设置的:
角膜接触镜片,用于接触角膜以获取眼底视网膜的图像;
锥形镜片,用于控制从所述角膜接触镜片入射的光线的偏折方向;
双胶合镜片,用于控制所述前端物镜的整体色差;
双凸镜片,用于控制从所述双胶合镜片入射的光线在所述中间像面上的成像高度和入射至所述滤光片的光线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镜片包括凹面和与所述凹面连接的凸面,所述锥形镜片的凹面覆盖于所述角膜接触镜片的凸面,使所述角膜接触镜片的凸面两侧对称地形成非覆盖凸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非覆盖凸面的环形照明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物镜的成像角度大于130度,所述环形照明装置的照明角度大于130度,且亮度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照明装置为锥形的导光体,其中,光纤射出的光束经所述导光体和所述角膜接触镜片进入所述眼底视网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体包括多个倾斜角度相同或不同的斜面体,所述斜面体上端形成入射端口,下端形成内环出光端口和外环出光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新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新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