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副产物硫酸铵生产硫酸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1350.5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钟颜麟;柳亚玲;郑道敏;姚如杰;丁永良;郑伯川;宫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5/08 | 分类号: | C01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副产物 硫酸铵 生产 硫酸钾 方法 | ||
1.一种利用工业副产物硫酸铵生产硫酸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硫酸铵与氯化钾混合;
步骤2,焙烧步骤1混合后的体系;
步骤3,捕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
所述方法在硫酸钾制备系统进行,所述硫酸钾制备系统包括:预混器(1)、高温反应器(2)、气体捕集器(3)、水洗器(4)、硫酸钾冷却器(5)和鼓风机(6);
所述预混器(1)上开设有第一预混进料口(11)、第二预混进料口(12)和预混出料口(13),在所述预混器(1)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和挡板;
所述高温反应器(2)包括筒身(21)和设置于筒身(21)内部的搅拌装置(22),在筒身(21)底部开设有用于进混合料的焙烧进料口(23)和用于进入气体的焙烧进气口(26),在筒身(21)顶部开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焙烧出气口(24),在筒身(21)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排出固体物料的焙烧出料口(25);
所述气体捕集器(3)上开设有用于进气的捕集器进气口(31)、用于排出尾气的捕集器出气口(32)和用于排出固体物料的捕集器出料口(33),在捕集器出料口(33)设置有包装机;
所述水洗器(4)包括设置于水洗器底部的水洗器进气口(41)、设置于水洗器顶部的水洗器出气口(42)、水洗器进液口(43)、水洗器出液口(44)、设置于水洗器(4)内部顶端并且与水洗器进液口连通的喷淋装置(45)和设置于水洗器(4)外部的循环装置(46);
所述硫酸钾冷却器(5)上开设有冷却器进料口(51)、冷却器出料口(52)、冷却介质入口(53)和冷却介质出口(54),在冷却器出料口(52)设置有包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对捕集后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硫酸铵为工业副产物硫酸铵,其为夹带有有机杂质的混合物其中,基于工业副产物硫酸铵的总重量,以硫酸铵的重量计,硫酸铵的重量分数为70wt%以上,其中所含有的杂质主要为有机类化合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
所述硫酸铵的含水率为5wt%~1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硫酸铵为工业副产物硫酸铵,为以丙烯酸原料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所产生的副产物硫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氯化钾与所述硫酸铵的摩尔量之比为氯化钾的摩尔量:硫酸铵的摩尔量=2:(0.9~1.2),其中,氯化钾的摩尔量以氯离子的摩尔量计,硫酸铵的摩尔量以硫酸根离子的摩尔量计;
在硫酸铵与氯化钾混合时,将氯化钾加入硫酸铵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焙烧的温度为300℃~500℃;
在焙烧时,向体系中不断通入空气;
向体系中通入空气的流速为2~30m3/h;通入的空气的温度为室温;
焙烧的停留时间为0.2h~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收集并冷却步骤2生成的气体,
冷却的温度为100℃~30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无害化处理包括水洗和焚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出料口(13)与高温反应器的焙烧进料口(23)连通,高温反应器上的焙烧出气口(24)与气体捕集器的捕集器进气口(31)连通,捕集器出气口(32)与水洗器的水洗器进气口(41)连通,形成原料-气态产物通路;
焙烧出料口(25)与硫酸钾冷却器的冷却器进料口(51)连通,形成原料-固态产物通路;
硫酸钾冷却器的冷却器进气口与鼓风机(6)连通,硫酸钾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出口(54)与高温反应器的焙烧进气口(26)连通,形成空气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13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