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0733.0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H04L51/04;G06F40/166;G06F3/04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 通信 方法 系统 电子 装置 服务器 | ||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通信,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对讯息内容进行编辑的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通常以网站、计算机软件或移动应用程序的方式提供服务。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中的即时通信软件来进行沟通。由于目前即时通信软件只提供相互沟通的功能,并无法同时来对通信内容进行编辑,必须通过其他编辑程序才能达成。然而,目前编辑程序的操作大都是以传统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思维来进行设计,因此操作困难。据此,倘若能够增加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使得通信与编辑两个动作能够同时进行,将可大幅提升即时通信软件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提供对即时通信接口中的讯息内容进行编辑的功能,以提升实用性。
本发明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即时通信接口显示至少一讯息内容。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包括:在判定于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触控操作之后,将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以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放大触控范围,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触控操作;在触控操作已释放之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对应编辑对象物的另一触控操作;以及当判定在预设时间内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另一触控操作时,将另一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重新以此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并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另一触控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该电子装置中启动该即时通信接口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之后,自服务器中接收被跟随连线帐号在编辑模式下所上传的另一属性数据;以及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基于对应被跟随连线帐号的另一属性数据进行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时,通过电子装置通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者标签,并通知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其他电子装置;以及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时,通过电子装置通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编辑者标签,并通知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其他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在服务器判定多个连线帐号中的一个跟随帐号触发观看模式,且设定所述电子装置为被跟随连线帐号时,通过服务器传送所述属性数据至跟随帐号对应的另一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纯讯息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显示通信区域,通过通信区域显示所述讯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设置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应用程序与数字助理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