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地冰下基岩热水取芯钻进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0564.0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达拉拉伊;范晓鹏;曹品鲁;张楠;王如生;宫达;刘刚;刘安;李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15 | 分类号: | E21B7/15;E21B2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地 基岩 热水 钻进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极地冰下基岩热水取芯钻进方法,所用的极地冰层热水取芯钻进装置,包括热水管(1)、电缆(2)、电缆终端(3)、触底检测机构(4)、分水接头(5)、反扭装置(6)、电气舱(12)、岩屑管(13)、螺杆马达(15)及下部双管钻具和钻头(28),热水管(1)和电缆(2)捆绑一起下放,热水管(1)为热水通道,地表热水通过热水管(1)送至钻具,电缆(2)为钻具提供电力,并完成地表与钻具的信号通讯;电缆终端(3)用于连接电缆(2)与钻具,触底检测机构(4)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和弹簧机构,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弹簧压缩量,从而计算得出电缆(2)承受的拉力值,当电缆(2)上承受拉力等于重力时,表明钻具处于悬吊状态,当电缆(2)上承受拉力小于重力时,说明钻具已经到达孔底,此时即可通水进行钻进;分水接头(5)与热水管(1)相连,用于将热水管(1)中热水导入钻具内部;
反扭装置(6)为板状反扭类型,沿径向均布三根矩形反扭板,每根反扭板由反扭片(8)和热熔片(9)组成,热熔片(9)内埋置有加热元件(10),加热元件(10)通过加热元件电缆(11)与电气舱(12)相连;反扭片(8)和热熔片(9)分别采用螺钉(7)固定在反钮装置外管上;电气舱(12)为耐高压密封舱,内部填充常压空气,钻具内信号采集及通讯模块均安装在电气舱(12)内,且安装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钻具内热水温度和水压进行检测;岩屑管固定座(14)与反扭装置(6)相连,岩屑管(13)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屑管固定座(14)上;
螺杆马达(15)为钻具回转动力源,螺杆马达(15)外壳与岩屑管固定座(14)相连,在钻进时保持不转动,螺杆马达内螺杆在热水驱动下回转并通过螺杆马达输出轴(16)与下部钻具相连,驱动下部钻具和钻头(28)回转切削完成钻进取样;螺杆马达(15)具有外管(17);
下部钻具包括旋转接头(19)、密封圈(20)、轴承(21)、轴承挡环(22)、单动接头(23)、锁紧螺母(24)、单向球阀(25)、钻具外管(26)和岩芯管(27),旋转接头(19)上部通过平键(18)与螺杆马达输出轴(16)相连,钻具外管(26)通过螺纹与旋转接头(19)连接,螺杆马达输出轴(16)、旋转接头(19)、钻具外管(26)和钻头(28)保持同步转动;岩芯管(27)通过螺纹与单动接头(23)相连,单动接头(23)内由两套轴承(21)与旋转接头(19)心轴配合,两套轴承(21)之间由轴承挡环(22)进行限位;密封圈(20)可保证热水不会从单动接头(23)和旋转接头(19)之间间隙进入冰心管;旋转接头(19)下部加工由螺纹,通过锁紧螺母(24)可实现对单动接头(23)的限位;钻头(28)通过螺纹连接在钻具外管(26)底部,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是:采用热水作为动力介质驱动孔底钻具回转进而完成基岩取芯钻进,孔底动力装置可为螺杆马达或涡轮马达,热水采用管路输送至孔底钻具,同时采用电缆为钻具内传感器及通讯模块进行供电,并实现地表对孔内钻进参数的监测;岩石钻进钻头采用仿生金刚石钻头,通过回转磨削向下钻进,同时钻进产生的岩屑被热水带离孔底,并沿钻具与孔壁环状间隙上返,钻具上方设计由专门的岩屑收集装置,该装置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进行设计,岩屑收集装置上部钻具直径变小,当携带有岩屑的热水流经岩屑收集装置,热水流速降低,岩屑依靠重力下落至岩屑收集装置内,在钻具上方设计反扭装置,防止上部钻具在钻头钻进时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5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鞍座(马卡龙)
- 下一篇:电动车后备箱(马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