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00258.7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康;吉中娟;陈懿;肖如全;赵飞;赵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清源路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软硬 结合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确定PCB层数、板厚、软硬区基材、软区长度以及阻抗期望控制值;
S102、采用覆板法设计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结构;
S103、计算硬区阻抗、线宽、线间距,确定硬区差分布线参数;
S104、根据硬区差分布线参数确定网格铜线宽、线间距;
S105、根据所述叠层结构及软硬区布线约束完成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包括:根据所述PCB层数、板厚、软硬区基材、软区长度、阻抗期望控制值以及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结构,利用阻抗计算软件Polar计算硬区阻抗、线宽、线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包括: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立网格铜阻抗计算模型,根据硬区差分布线参数确定网格铜线宽、线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高速软硬结合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还包括:对所述高速软硬结合板柔性区域的高速差分线进行包地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2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