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0169.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路明丽;朱义君;于宏毅;邬江兴;张剑;田忠骏;任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 光通信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对获得的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其中,所述支路数据分别对应于可见光光源的不同灯芯;对所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信号;将所述调制信号分别输入到对应的灯芯上,通过所述可见光光源的各灯芯分别发射出携带有不同支路数据的光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技术凭借自身节能、寿命长、可靠等优点得以迅速普及,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升级,一种基于LED发光源的可见光通信技术也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普及而兴起。
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利用了LED的快速开关响应特性,通过控制控制电路使LED光源发出肉眼感知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的方式,将数据信息以照明光的形式通过自由空间发送出去,同时利用光电检测器(Photodiodes,PDs)等光电转换器件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进而获取信息,进而达到通过LED光源实现数据传输的目的。
可见光通信具有节能化、智能化、信息化、安全化、无电磁辐射等优点,弥补传统无线通信系统的诸多缺陷。但是可见光通信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LED光源固有的非线性传输特性,极大的限制了可见光通信的频谱效率(即,限制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调制带宽)。由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调制带宽受LED光源的非线性特性影响,并且LED光源的线性传输范围有限,因此在传输信号通过LED光源的过程中,当信号幅度过大时会造成饱和失真,而信号幅度过小时,又会出现截止失真,这样高幅度(或者低幅度)的信号在通过可见光通信系统传输时,便失真为畸变信号。而接收端接收到畸变信号后,无法通过畸变信号恢复出原始信号,从而极大的限制了现有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误比特率(频谱效率)。
由此可见,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频谱效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对获得的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其中,所述支路数据分别对应于可见光光源的不同灯芯;
对所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信号;
将所述调制信号分别输入到对应的灯芯上,通过所述可见光光源的各灯芯分别发射出携带有不同支路数据的光信号。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可见光光源发出的光信号;
对所述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可见光光源的不同灯芯所发出的支路数据。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串并转换单元,用于对获得的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其中,所述支路数据分别对应于可见光光源的不同灯芯;
调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条并行的支路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