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散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00048.8 | 申请日: | 201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莲;邓子立;段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K9/14;A61P15/1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奶牛 隐性 乳房 复方 中药 散剂 | ||
一种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散剂,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剂:虎杖8‑10份、地榆8‑10份、贯众6‑8份、半枝莲8‑10份、蒲公英8‑10份、白头翁8‑10份、山楂8‑10份、柴胡8‑10份、仙鹤草8‑10份、檵木叶8‑10份、扛板归8‑10份、鱼腥草8‑10份、海蚌含珠8‑10份、叶下珠8‑10份、地锦草8‑10份、益母草2‑4份及王不留行4‑6份。本发明用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治疗率高、抗炎性好、安全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乳房炎,又称乳腺炎,是由于乳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免疫力低下,无法抵抗外部病原微生物入侵,或是由于机械性损伤所引起的乳腺实质或间质炎症,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母牛,特别是泌乳期的奶牛更为多见。中兽医学认为,乳房炎即奶黄、奶肿、乳痈,是湿、痰、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与肝、胃两经有关。
奶牛乳房炎能降低牛奶产量和牛奶品质,使母牛提早淘汰,是制约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奶业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治疗奶牛乳房炎大多采用抗生素疗法,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并引起敏感性细菌的消除,耐药性菌株和细菌逐渐占了主流,造成了乳房炎病原菌类群的变化。
我国中医理论有上千年历史,这对国内研究利用中药防治乳房炎有很大优势。中药属天然产物,含有多种药效或营养成分,部分具有抗菌、消炎、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优点,在传统中兽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还具有“防未然”的特点,为制备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制剂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散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散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剂:虎杖8-10份、地榆8-10份、贯众6-8份、半枝莲8-10份、蒲公英8-10份、白头翁8-10份、山楂8-10份、柴胡8-10份、仙鹤草8-10份、檵木叶8-10份、扛板归8-10份、鱼腥草8-10份、海蚌含珠8-10份、叶下珠8-10份、地锦草8-10份、益母草2-4份及王不留行4-6份。
较佳的,本发明的复方中药散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剂:虎杖9-10份、地榆9-10份、贯众7-8份、半枝莲9-10份、蒲公英9-10份、白头翁9-10份、山楂9-10份、柴胡9-10份、仙鹤草9-10份、檵木叶9-10份、扛板归9-10份、鱼腥草9-10份、海蚌含珠9-10份、叶下珠9-10份、地锦草9-10份、益母草3-4份及王不留行5-6份。
更佳的,本发明的复方中药散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剂:虎杖10份、地榆10份、贯众8份、半枝莲10份、蒲公英10份、白头翁10份、山楂10份、柴胡10份、仙鹤草10份、檵木叶10份、扛板归10份、鱼腥草10份、海蚌含珠10份、叶下珠10份、地锦草10份、益母草4份及王不留行6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分中蒲公英、虎杖、半枝莲、柴胡、扛板归、鱼腥草、叶下珠为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主药,地榆、贯众、仙鹤草、海蚌含珠、白头翁、檵木叶为止血止痛、抗炎消肿辅药,山楂能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益母草和地锦草用于产后活血化瘀,配合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方中诸药相和,共奏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下乳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的功效。
本发明的复方中药散剂适用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为方便使用,制成粉剂。本发明复方中药散剂的具体制备是按重量份取各中药组分粉碎,混匀即可。
本发明中药散剂使用方便,可拌在饲料里自由采食或和水灌服,每头牛(体重400-500KG)每次200-300g,每天1次,8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复方中药散剂能增强奶牛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对隐性乳房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指纹认证的电子锁具
- 下一篇:一种小区智能门禁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