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鞭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991.1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子刚 |
主分类号: | F42B4/04 | 分类号: | F42B4/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鞭炮 | ||
本发明属鞭炮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一体式安全环保鞭炮重复利用率低、安全系数低等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鞭炮。一体式鞭炮单体,包括筒体以及引线,韧性塑料制成的筒体内有与其一体结构的隔断,隔断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内为药物,下腔体内为固引结构;隔断上开有引线孔,引线自药物经引线孔及固引结构引出筒体之外,上腔体端部设有封口层。采用韧性塑料制作而成,燃放后筒体无损坏,鞭炮燃放后能重复利用。结构简单,一体成型,其成型注塑模具结构简单化,简化了制作工艺,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安全性大大提高,不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鞭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鞭炮。
背景技术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申请号为201520783531.2,发明名称为《一体式安全环保鞭炮》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安全环保鞭炮,鞭炮单体包括外壳(3)、引线柱(4)、金属套(5)、固引塞(6)、引线(7),其中外壳(3)为一端封闭的筒形结构,外壳(3)的封闭端开设引线孔(8),封闭端外侧同时连接引线柱(4),引线柱(4)内沿其轴向方向开设与引线孔(8)连通的穿线孔(9);固引塞(6)为圆柱形结构,固引塞(6)内沿其轴线方向开有通孔,固引塞(6)插入金属套(5)内,金属套(5)插入外壳(3)的筒形结构内,金属套(5)的外端部与固引塞(6)顶面之间留有设置药物的空腔作为火药腔(10),金属套(5)外端部设有封口层(11);引线(7)一端伸入火药腔(10)内,另一端经固引塞(6)轴线方向的通孔以及引线孔(8)、穿线孔(9)引出。该鞭炮单体外壳内部插接有金属套,固引塞插入金属套内,使得鞭炮制作工艺难度加大,鞭炮制作成本增大,另外由于金属套与筒形外壳活动连接,在鞭炮燃放过程中,由于火药瞬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易于将金属套从筒形外壳中脱落,从而使其安全性降低,另外由于金属套的脱落,使得该鞭炮单体难以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的一体式安全环保鞭炮重复利用率低、安全系数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式鞭炮。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体式鞭炮单体,包括筒体以及引线,韧性塑料制成的筒体内有与其一体结构的隔断,隔断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内为药物,下腔体内为固引结构;隔断上开有引线孔,引线自药物经引线孔及固引结构引出筒体之外,上腔体端部设有封口层。
所述的固引结构为填充于下腔体内的固引填充剂。
或者所述的固引结构为设置于下腔体内的引线柱,引线柱为筒体结构,一端与与隔断形成一体结构,另一端的端部与筒体端部齐平,引线柱的内孔与引线孔等径且对应。
所述的下腔体内壁有凸起物。所述的上腔体端部设有用于封口层箍紧的帽箍。所述的筒体长为30-40mm,上腔体占筒体长的1/8-1/6,隔断占筒体长的1/13-1/8;所述上腔体壁厚度为1.2mm以上,下腔体壁厚度为0.6mm以上。所述的韧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备而成:pp 8-10份、回收废料3-5份、塑料增韧剂4-5份。韧性塑料原料优选配比为: pp9.1份、回收废料3.9份、塑料增韧剂4.5份。所述的筒体外壁上还包覆有装饰层。
一种一体式鞭炮,包括一体式鞭炮单体,各鞭炮单体利用主引线和金属线进行结鞭,结鞭完成后两侧的鞭炮单体分别通过连接线依次连接。第一对和最后一对鞭炮单体通过连接卡连接。所述的连接卡所述连接卡横截面为U型或V型,连接卡的一个自由边两端开设有卡孔,另一个自由边对应卡孔的位置有防脱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子刚,未经赵子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