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窑变釉紫砂精陶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582.1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师全;姜海青;张士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04;C03C8/20;C03C8/14;C04B41/86;C04B41/5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4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变釉 紫砂 陶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为以紫砂为胎、通过施底釉、面釉及装饰釉,采取两次烧制生成的窑变釉紫砂精陶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紫砂泥料的制备;(2)、将紫砂泥料粉碎后配料,入球磨细磨,练泥,陈腐,制坯,干燥,修坯,素烧,获得半成品素坯;(3)、在半成品素坯上施底釉;(4)、在施好底釉的半成品素坯上施面釉;(5)、在施好面釉的半成品素坯上施装饰釉;(6)、入窑烧制。本发明即保存了传统平定紫砂“素”和“雅”的特点,有借助窑变釉使得其制品在品质上、欣赏价值上有了质的飞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砂日用品和艺术品制造领域,具体为以紫砂为胎、通过施底釉、面釉及装饰釉,采取两次烧制生成的窑变釉紫砂精陶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年历史记载,紫砂陶瓷在中国“南有宜兴,北有平定”的说法很盛行。多年以来,市场上流行的紫砂产品最有名的是无釉紫砂壶,然后是以成本低廉为诉求的其它紫砂日用品。
山西省平定县有丰富的紫砂资源,借助原料优势,发扬传统,立足创新,找准市场契机,弘扬陶瓷文化,发明实用、高雅、时尚、高端的紫砂日用陶瓷制品和工艺美术制品,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变釉紫砂精陶器的制备方法,颠覆传统紫砂的定位,让丰富多彩的窑变釉与紫砂胎紧密结合,令其制品即高、大、上又接地气,目标客户对准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同时,也顾及基层老百姓的需要。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窑变釉紫砂精陶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紫砂泥料的制备;
(2)、将紫砂泥料粉碎后配料,入球磨细磨,练泥,陈腐,制坯,干燥,修坯,素烧,获得半成品素坯;
(3)、在半成品素坯上施底釉;
(4)、在施好底釉的半成品素坯上施面釉;
(5)、在施好面釉的半成品素坯上施装饰釉;
(6)、入窑烧制:具体为,在2h内由室温均匀升温至200℃;之后在3h内由200℃均匀升温至500℃;之后在3.5h内由500摄氏度均匀升温至900℃;之后在2h内由900℃均匀升温至1100℃;之后在1h内由1100℃均匀升温至1150℃;之后在1.5h内由1150℃均匀降温至600℃,之后在3h内由600℃降温至室温,出窑。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平定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器表光滑平整,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紫砂窑变釉在900~1150℃时,底釉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来自坯体本身,也有来自釉层中的气体,这些气泡会冲破面釉和装饰釉交混形成色泡,冷却后形成了以黑斑为中心、其它色釉相互交织的花斑,期间面釉也会融化封闭釉面,从而形成各种窑变釉效果。窑变釉中多色组分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变化;借助分解反应产生的气体搅拌作用,产生细微纹理;通过分相、结晶得到各种花纹;利用熔融釉料的流淌和不同颜色组分的相互扩散形成独特、自然的流纹。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紫砂精陶器具有如下优点:
1、紫砂与窑变釉的结合好,烧后没有阴裂和阳裂。
2、窑变釉紫砂以深色调为主,花斑大小错落有致,立体感强。
3、制作的日用品强度大,在宾馆饭店使用不易损坏。
4、制作的工艺品厚重感强,有非常大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5、本发明产品可以延伸到家庭酒店的所有空间,成为日用陶瓷、密胺制品、金属制品、美术制品的替代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量程气动传感器
- 下一篇:处理装置运行的保护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