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酶解制备大豆肽粉的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99335.1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6929557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发明(设计)人: 柏道鸣;刘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21/06 分类号: C12P21/06;C07K1/34;A61K38/01;A61P3/06;A61P9/12;A61P9/00;A23L33/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仿生 制备 大豆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肽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大豆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大豆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合理,符合不同年龄人体的需要,是一种理想的优质蛋白质,且其氨基酸分值接近动物蛋白,是补充或替代动物蛋白最好的植物蛋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作为一种比大豆蛋白更为优质的、新型的大豆深加工产品及营养品,已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开发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肽不仅具有很好的溶解性、低粘度、高浓度下良好的流动性、热稳定性、在体内吸收快、利用率高,还具有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血栓形成、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增强人体体能和肌肉力量、抗疲劳等诸多功能。另外,大豆肽分子量小,水溶性较高,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这就为其生产速溶饮品提供了有利条件。大豆肽与传统大豆蛋白相比更易被消化吸收,并且无豆腥味,弥补了普通大豆蛋白的缺点,它还具有大豆蛋白不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大豆肽无论从理化特性、营养特性还是功能特性都优于大豆蛋白质,所以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已有的大豆肽的制备方法专利有单酶酶解,如CN201110164075.X为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CN201310064520.4为用蚯蚓丝氨酸蛋白酶进行酶解,CN200410010997.5为用卡氏枯草杆菌丝氨酸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等;有双酶酶解,如CN200610017190.3为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Flavourzyme复合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等;有多酶酶解,如CN201210560938.X为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一步酶解,中性蛋白酶二步酶解,CN201310697710.X为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一步酶解,风味蛋白酶二步酶解等;有微生物发酵,如CN200410019758.6为用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AS 1.107为生产菌株进行发酵等;有蛋白酶酶解与微生物发酵联合,如CN 200610045809.1为用微生物源蛋白酶(枯草杆菌1389、放线菌166、栖土曲霉3942、黑曲霉3350、地衣型芽孢杆菌2709等)进行酶解、枯草杆菌发酵,CN200510019837.1为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植物源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进行酶解等。

仿生酶解为模拟口服蛋白类的胃肠道消化过程(胃为消化部位、吸收很少,肠道为消化、吸收部位),创造性的将蛋白类酶解成小分子肽类的方法,即在适当的条件下以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行连续酶解,再经高速离心、超滤、电渗析或纳滤得到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KD为主的小分子肽类。与传统技术相比,吸收入血的有效物质群与直接口服蛋白相同,仿生酶解有效成分提取更充分,生物利用度高,不仅增强了疗效,而且消除了服用异蛋白等引起的免疫原反应,减小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与其他酶解方法相比,仿生酶解更符合人体的选择机制,更安全。

以仿生酶解方法从大豆蛋白中制取大豆肽粉是发明人的独创方法,经放大化的工业生产验证,稳定、可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大豆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大豆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所述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得到的大豆肽粉;第三目的在于提取所述的大豆肽粉在食品、保健食品及药品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从大豆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大豆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向仿生酶解罐中加纯化水20-40升,启动搅拌浆,设置转速30-60转/分钟,取大豆蛋白粉2kg,缓慢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润胀30分钟,夹层通蒸汽加热至80-85℃灭菌15-30分钟,夹层通冷却水冷却至罐内温度约50-55℃,启动夹层水与加热器循环,加热器加热至50-55℃保温;

(2)启动pH检测端子,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1.8-2.2,加入大豆蛋白量的1-3%胃蛋白酶,保温酶解1-3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稀盐酸保持pH值在1.8-2.2范围内;

(3)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7.8-8.2,加入1-3%胰蛋白酶,保温酶解3-6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40%氢氧化钠保持pH值在7.8-8.2范围内;

(4)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6.8-7.2,放掉夹层水,夹层通蒸汽煮沸加热至80-85℃灭酶15-30分钟,放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