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99219.X | 申请日: | 201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丽;许美荣;蔡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靖丽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5D1/02;G07B1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迈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赖耀华 |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汽车 自动 驾驶 避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汽车停止后,开始实时检测汽车上方湿度值;
若检测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则开始对汽车现在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并获取定位数据;
搜索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内的非露天停车场;
开启汽车自动驾驶模式,控制汽车自动驾驶至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非露天停车场;
当汽车自动驾驶至所述非露天停车场时,控制汽车停靠至车位内并将汽车实时位置发送给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搜索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内的非露天停车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搜索到的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所述非露天停车场内是否无停车位;
若是则搜索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内第二近距离的非露天停车场;
若搜索到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内的非露天停车场全部没有停车位,则继续搜索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加上第二预设半径内的非露天停车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湿度值达到预设湿度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车内是否有人物;
若是则通过湿度值与降雨概率关系对照表语音提示通知车内人物降雨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自动驾驶至所述非露天停车场时将实时位置发送给外部设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用户需要使用汽车,则通过外部设备检测汽车离自己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
若是则通过外部设备发送返回命令;
当接收到返回命令,检测外部设备当前位置并控制汽车开始自动驾驶;
当行驶至非露天停车场收费处时,通过绑定的支付账号自动缴费;
自动缴费完成后,控制汽车自动驾驶至外部设备当前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自动驾驶时控制当前车速不超过预设速度并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则。
6.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上方空气湿度值;
车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是否为停止状态;
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汽车实时位置;
停车场搜索模块,用于搜索预设地图上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内的非露天停车场;
自动驾驶模块,用于控制汽车自动驾驶至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非露天停车场;
自动泊车模块,用于控制汽车自动停靠在车位内;
无线模块,用于将停车场位置实时发送给外部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车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搜索到的非露天停车场内车位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内部是否有人物;
语音提示模块,用于提示车内人物降雨概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自动缴费模块,用于在非露天停车场收费处通过绑定的支付账号进行自动缴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避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交通信号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交通信号灯信息;
车速控制模块,用于自动驾驶时控制当前车速不超过预设车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靖丽,未经张靖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2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向性电磁钢板的铁损改善装置
- 下一篇:用于加工板材工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