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大芽孢杆菌MYB3及其在秸秆发酵饲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8708.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春;白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42;C12P19/04;A23K10/12;A23K30/18;C12R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巨大 芽孢 杆菌 myb3 及其 秸秆 发酵饲料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YB3及其在秸秆发酵饲料中的应用。该巨大芽孢杆菌MYB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29,且具备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能力。该巨大芽孢杆菌MYB3可作为微生物菌剂添加至秸秆发酵生产饲料的过程中,且可同时生产维生素B12。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各种微贮饲料用发酵剂中几乎没有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有关关键菌的不足,更适合于秸秆发酵饲料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巨大芽孢杆菌MYB3及其在秸秆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农业大国,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秸秆,除了一部分被应用于沼气发酵、养蘑菇外,过剩的秸秆绝大部分被露天焚烧。我国的秸秆年产总量已超过了7亿吨之多,在世界排名第一,并且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N),磷(P)、钾(K)等营养元素,秸秆作为有机肥资源占我国有机肥资源总量的12%-19%如此巨量的秸秆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田间露天焚烧对空气、土壤等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随着畜牧业、工业的发展,秸秆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秸秆的利用方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吉林省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主要有四种,过腹还田、造肥还田、农村生活能源、工业原料,用于制作工业纸浆,新型建材板等。其中被广泛利用的就是利用焚烧将秸秆还田。目前,吉林省农村中大部分居民仍用农作物秸秆和草木等作炊事和取暖用能。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和多种有机废物,是农村的主要能源,利用量约为5280多万吨标准煤,占农村能源消费的70%左右。目前,生物质能主要用于直接燃烧,利用率低。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畜牧、食用菌、能源及加工业等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促使其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结构乃至整个农村结构的变革,形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一长点。针对我国秸秆利用现状,所以更要因地制宜、依靠先进的现代科技来利用秸秆资源,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扩大秸秆的利用途径、增加秸秆的附加值,从而有效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秸秆软化不仅能改善秸秆软化方式,而且能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也能达到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效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目前,市场中销售的有关秸秆发酵微生物制剂很多,大多数都是以乳酸菌,枯草杆菌,酵母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或霉菌、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其他菌作为秸秆发酵剂的堆肥用微生物制剂,很少有针对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和发酵成秸秆饲料的巨大芽孢杆菌为主要发酵剂的阐述。
微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种类多,品种齐全,但是,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秸秆发酵菌剂,如乳酸菌,酵母菌,枯草杆菌等,都是围绕着秸秆的保存性和适口性等而开发出来的产品,对应于秸秆的青贮和黄贮(微贮)等的理论和概念、青贮的品质坚定方法等。黄贮等秸秆发酵中,微生物制剂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缺乏分解转化作用,利用这些微生物制剂产品进行秸秆发酵,影响了秸秆有用成分的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巨大芽孢杆菌MYB3及其在秸秆发酵饲料中的应用,该巨大芽孢杆菌MYB3具备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train)MYB3,于2016年12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1342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且该巨大芽孢杆菌MYB3具备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能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巨大芽孢杆菌MYB3的生长pH值为3-12。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巨大芽孢杆菌MYB3的生长温度为2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大学,未经延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8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组快速腐熟秸秆的好氧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