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硅高强度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7153.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侠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32/00;C22F1/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硅高 强度 铝合金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硅高强度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涉及金属材料冶炼技术领域,所述含硅高强度铝合金,以铝合金型材的总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含有以下元素:Si 5.23~9.76%,Zn 4.1~4.6%,Mn 0.2~1.5%,Mg 1.5~2.8%,Sn 0.08~1.62%,W 0.05~0.28%,Ti 0.36~0.81%,碳0.56~1.12%,稀土元素0.08~0.16%,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含硅高强度铝合金中含有碳化物,碳化物具有硬度大、强度高的特点,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本发明的铝合金抗压强度达到617.9MPa,塑性应变力为37.9~46.3%,由于铝合金材料的组分配比进行合理控制,使合金不需要低温长时间时效工艺下,缩短了其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硅高强度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伸入,目前铝合金也是应用最多的合金。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硬铝合金属AL-Cu-Mg系列,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热处理强化,其特点是硬度大,但塑性较差。超硬铝属Al-Cu-Mg-Zn系,可热处理强化,是室温下强度最高的铝合金,但耐腐蚀性差,高温软化快。锻铝合金主要是Al-Zn-Mg-Si系合金,虽然加入元素种类多,但是含量少,因而具有优良的热塑性,适宜锻造,故又称锻造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较高、耐蚀性好及导电导热性优良、回收容易、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有硅、铜、镁、锌等,不同的合金元素及其用量对合金的组织性能都有不同的影响。
Al-Zn-Mg-Cu系铝合金是20世纪60年代以航空航天用材为背景研制并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性能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高韧性和低成本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交通运输、舰艇和兵器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Al-Zn-Mg-Cu系铝合金的强度还有待提高,且铝合金的综合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硅高强度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合理调节合金中各物质的含量,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硅高强度铝合金,以铝合金型材的总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铝合金含有以下元素:Si 5.23~9.76%,Zn 4.1~4.6%,Mn 0.2~1.5%,Mg1.5~2.8%,Sn 0.08~1.62%,W 0.05~0.28%,Ti 0.36~0.81%,碳0.56~1.12%,稀土元素0.08~0.16%,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通过添加W、Mn,在体系中形成了铝化物弥散相,多种铝化物弥散相协同后,具有细化铸态晶粒,强化钉扎位错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铝合金型材的再结晶温度,降低了晶粒的再结晶,并克服了淬火敏感问题,改善了铝合金型材的强度、断裂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
铝合金中,影响铝合金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合金中各元素的配比,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优选的,以铝合金的总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强度高韧性铝合金含有以下元素:Si 6.21~8.54%,Zn 4.1~4.6%,Mn 0.2~1.5%,Mg1.5~2.8%,Sn 0.08~1.62%,W 0.05~0.28%,Ti 0.52~0.61%,碳0.56~1.12%,稀土元素0.08~0.16%,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侠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侠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7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货车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