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复合材料T形长桁加筋壁板的模具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97022.2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辛朝波;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46;B29C70/54;B29C3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复合材料 形长桁加筋 壁板 模具 工艺 | ||
1.一种成型复合材料T形长桁加筋壁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刚性模块(1)和柔性模块(2),所述刚性模块(1)和柔性模块(2)通过磁力进行定位及固定;
所述刚性模块(1),用于T形长桁单边L形预浸料铺层预成型、T形长桁组装及固化,确保T形长桁位置度、轴线度及表面质量;
所述刚性模块(1)包括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
其中,所述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的靠近凸缘端部和腹板端部位置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凸缘端凹槽(10)和腹板端凹槽(14),所述凸缘端凹槽(10)内设有凸缘端磁铁(11),所述腹板端凹槽(14)内设有腹板端磁铁(15),所述凸缘端磁铁(11)和腹板端磁铁(15)均通过硫化橡胶(12)密封固定,所述硫化橡胶(12)外表面与对应的所述刚性模块(1)外侧壁表面平齐,所述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的两端均为楔形端部,所述楔形端部的斜面上均设有刚性模块插孔(13);
所述柔性模块(2),用于促进外加压力通过柔性模块(2)分别沿凸缘及腹板有效传递到T形长桁拐角区及三角区,确保T形长桁拐角区及三角区预浸料铺层所受成型压力满足固化要求;
所述柔性模块(2)包括左侧凸缘柔性模块(2-1)、右侧凸缘柔性模块(2-2)、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所述左侧凸缘柔性模块(2-1)、右侧凸缘柔性模块(2-2)、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整体均呈V形,所述左侧凸缘柔性模块(2-1)和右侧凸缘柔性模块(2-2)呈V形夹角角度分别与所述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的凸缘端楔形端部的角度相同,所述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呈V形夹角角度分别与所述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的腹板端楔形端部的角度相同;
整体均呈V形的所述左侧凸缘柔性模块(2-1)和右侧凸缘柔性模块(2-2)包括凸缘柔性固定面、凸缘柔性工作面和凸缘柔性接触面(2-7),所述凸缘柔性固定面与所述刚性模块凸缘端外侧壁接触,所述凸缘柔性固定面内部设有第一固定磁铁(2-8),所述第一固定磁铁(2-8)与所述刚性模块凸缘端磁铁(11)相吸固定配合;
所述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包括腹板柔性固定面、腹板柔性工作面和对接面(2-9),所述腹板柔性固定面与所述刚性模块腹板端外侧壁接触,所述腹板柔性固定面内部设有第二固定磁铁(2-10),所述第二固定磁铁(2-10)与刚性模块腹板端磁铁(15)相吸固定配合;所述对接面(2-9)内部设第三固定磁铁(2-11),所述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的对接面(2-9)相互接触,并通过各自所述第三固定磁铁(2-11)相吸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凸缘柔性模块(2-1)、右侧凸缘柔性模块(2-2)、左侧腹板柔性模块(2-3)和右侧腹板柔性模块(2-4)均采用硫化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凸缘端和腹板端的楔形角的角度为相等或不等,刚性模块(1)与相应的基座匹配设计,刚性模块(1)楔形端部的斜面与基座接触,基座支撑刚性模块(1),在所述刚性模块插孔(13)对应的基座位置设有基座插头,刚性模块(1)与基座通过刚性模块插孔(13)及基座插头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刚性模块(1)与基座的型面平齐,根据T形长桁的构型,所述左侧L形刚性模块(1-1)和右侧L形刚性模块(1-2)的拐角角度相等或不等,刚性模块(1)与基座组合后,两者接触区域设计切槽,防止预浸料裁切过程损坏刀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70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复合材料低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回弹性保暖无纺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