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6951.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样 时刻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第一误差检测周期到来时,在预先获取的目标相位对应的时刻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抽样获得第一抽样信号;对对应于所述第一抽样信号的符号值进行检测获得第一检测符号;确定所述第一抽样信号与第一检测符号之间的第一定时误差;对所述第一定时误差进行均值计算;在进行均值计算的次数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均值计算的结果和当前确定的第一定时误差,控制随后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抽样的采样时刻。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机领域的定时恢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数据通常是以异步方式从一个设备传送给另一个设备,因此,接收机需要从接收信号中提取时钟信息,以调整本地的采样频率和相位。
在高速通信系统启动过程中,为了从接收信号中提取时钟信息,接收机通常需要训练各个功能模块,例如,训练自适应均衡器。训练自适应均衡器要求发送信号能够定时恢复并锁定到稳定相位,这个稳定相位的位置取决于信道特性和发送信号的自相关特性。
判决反馈均衡器(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DFE)包括前馈均衡器(FeedForward Equalizer,FFE)和反馈均衡器(FeedBackward Equalizer,FBE)。为了避免FBE的错误传递,某些通信系统使用汤姆林森-哈拉希玛预编码(Tomlinson-HarashimaPrecoding,THP)技术。在启动过程中,接收机先训练传统的DFE,然后把FBE的系数发送给发射机,使接收机和发射机同时切换到THP模式。切换到THP模式后,为了确保系统稳定,发射机发送THP的两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训练信号即PAM2训练信号,接收机进一步训练FFE。系统稳定后,发射机才会发送THP的PAM16数据信号。
在上述启动过程中,发送信号先后经历了PAM2训练信号、THP的PAM2训练信号、THP的PAM16数据信号。其中,PAM2训练信号和THP的PAM16数据信号是独立同分布的序列,但是THP的PAM2训练信号具有明显的自相关特性,导致接收机的定时恢复会收敛到不同的稳定相位。
例如,首先,在第一训练阶段,即接收发射机发送的PAM2训练信号阶段,接收机定时恢复会收敛并锁定到一个稳定相位。然后,在第二训练阶段,即接收发射机发送的THP的PAM2训练信号阶段,接收机定时恢复会锁定到新的稳定相位,导致FFE需要针对新的稳定相位重新进行训练。最后,在数据阶段,即接收发射机发送的THP的PAM16数据信号阶段,接收机定时恢复又会收敛到原来的稳定相位,从而使FFE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发送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发生改变时,能够使抽样的采样时刻依然锁定在原来目标相位对应的时刻,从而FFE不需要针对新的稳定相位重新进行训练,进而在后续数据阶段保证FFE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采样时刻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误差检测周期到来时,在预先获取的目标相位对应的时刻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抽样获得第一抽样信号;对对应于所述第一抽样信号的符号值进行检测获得第一检测符号;确定所述第一抽样信号与第一检测符号之间的第一定时误差;对所述第一定时误差进行均值计算;
在进行均值计算的次数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均值计算的结果和当前确定的第一定时误差,控制随后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抽样的采样时刻。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