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6480.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文;高瑞;张博;郭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3/28;F24F11/00;F24F1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张利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新风 空气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央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水冷主机组和组合式风柜或末端风机盘管处理空气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只有简单初效过滤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无空气净化功能,输送管道粗大,送风距离有限,一般在50m以内,极限最长不超过100m。导致只能分布式布设新风机组,费用和生物安全问题都比较突出。
现有中央空调系统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一、通风因为送风风压低无法增加HEPA过滤网而不能进行净化消毒处理,无法满足洁净和生物安全送风要求。
二、输送空气不洁净引起的管道污染或风机盘管换热翅片与风轮污染,造成送风管道和风机盘管翅片及风轮难以清洁和清洁费用高的问题,埋下很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三、送风口和回风口都是敞开的,即使是冬季也会有大量的尘埃进入空调系统,污染风道和滋生细菌。
四、难以满足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大型甲级写字楼和超大地下空间的远距离(大于100m)送气需求,一般空调系统送风距离极限不能超过100m,导致只能分布式布设新风机组,费用和噪声问题都比较突出。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旨在解决现有中央空调系统送风不健康、不安全、距离较小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用于对混合风进行处理的空气集中处理模块、用于对混合风加压的第一送风模块、用于将混合风送入室内的第二送风模块和用于抽取室内空气的回风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风压大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风压,并且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风压为0.15~100MPa,
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具有进风口,并且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回风模块的进风口与室内连通,出风口与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模块包括若干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的出风口连通,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模块通过耐高压、隔热、降噪的管道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风模块的风压为0~0.1MPa。
优选地,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包括若干层流出风的降压降速布风器,所述第二送风模块输入的混合风通过所述布风器进入所述室内。
优选地,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沿混合风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新风混合模块、空气加压模块和恒湿模块。
优选地,所述空气集中处理模块在所述恒湿模块之后,沿混合风的流动方向还依次包括空气净化模块和恒温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颗粒物净化子模块、气体污染物净化子模块和空气消毒子模块。
优选地,所述颗粒物净化子模块包括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效过滤模块和静电过滤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气体污染净化子模块包括活性炭层、氧化铝层、分子筛层和光催化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设有停机时自动关闭的密封阀门。
优选地,所述回风模块的管道内设有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中效过滤器和静电除尘器至少之一。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将第一送风模块内的风压设置为0.15~100MPa实现超远距离内的送风,在大型建筑内安装一套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满足整栋大楼的空气处理需求。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通过空气集中处理模块对空气质量进行集中消毒、净化等处理,极大提高整个空气系统的洁净度,从而杜绝气溶胶传染病大范围交叉感染,可以更多的应用可恢复过滤耗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费用、降低整栋建筑的设备和空气噪声。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集中处理模块内还包括气体污染物净化模块,可对城市空气中浓度较大的汽车尾气成分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处理,提高了空气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