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6092.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雨;顾伟;蒋平;李振元;蔡宏毅;李宝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联合 优化 调度 模型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用于区域供热系统,所述区域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热负荷,所述热网包括输热网和配热网,根据热负荷与热源的距离划分出多个供热区,并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段;省略配热网的热传输损耗,根据输热网建立考虑热网传输延时的输热网模型;根据热负荷建立能够反映室内温度的终端热用户模型;根据热源建立包含常规机组、风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和储热罐在内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实现超短期热电联合紧急调度,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联合经济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发电,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改善能源结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具备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的条件。其中风电可装机容量5400万千瓦,是国家确定的9个千万千瓦风电风电基地之一。
中国“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能源结构不合理,例如吉林省的热电矛盾异常突出。全省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314.84万千瓦,占燃煤火电装机的74%,比全省统调最小负荷多800万千瓦,比统调最大负荷多400万千瓦。进入供暖期后,电网调峰难度极大,即使热电联产机组全部按照最小方式运行,在夜晚低负荷期,风电仍被迫大量参与调峰。在春节等极端低负荷期,风电机组和纯凝机组必须全停,仍有300多万千瓦电力无法消纳,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并得到东北电网联络线支持才能保证电网安全。受此影响,吉林省弃风问题非常严重,近几年弃风率连续位列全国前列,供热中期风电大面积弃风,夜间风电全停成为常态,累计弃风率达到31.1%。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超短期热电联合紧急调度,并促进风电的消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用于区域供热系统,所述区域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热负荷,所述热网包括输热网和配热网,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热负荷与热源的距离划分出多个供热区,并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段;
步骤二:省略配热网的热传输损耗,根据输热网建立考虑热网传输延时的输热网模型;
步骤三:根据热负荷建立能够反映室内温度的终端热用户模型;
步骤四:根据热源建立包含常规机组、风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和储热罐在内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供热管网中热水的传输时间考虑在优化调度中,使调度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体现供热管网的延时特性,利用此特性可以实现供热与供电的错峰调节。
(2)热负荷节点不再被视为简单的负荷节点,而是根据环境温度计算得到的热负荷需求节点,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热惯性保持室内温度,同时参与供热与供电的错峰调节。
(3)本方法构建的热网模型和电网潮流约束本质上都是线性的,整个优化模型是混合整数规划,大部分现有的优化软件可以快速的解决此类问题。本发明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热网结构图;
图2(a)为使用传统建模方法的平均室内温度变化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