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鲑鳟鱼类增色养殖饲料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5931.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洪越群;洪宇建;洪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20/158;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0;A23K20/22;A23K20/26;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20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 磷虾 制备 鳟鱼 增色 养殖 饲料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鲑鳟鱼类增色养殖饲料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鲑鳟鱼类是鲑鱼和鳟鱼的统称,鲑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供鲜食、盐渍加工、熏制、制罐头等,鲑鱼子酱更是名贵食品。野生的鲑鳟鱼价格昂贵且越来越少,因此,鲑鳟鱼类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的鲑鳟鱼类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但是,相对在自然环境生长的同种野生鱼类而言,人工饲养的鲑鳟鱼类鱼肉肉质疏松、粗蛋白较少、体脂肪多、香味淡、鱼肉颜色较差、适口性欠佳。
另外,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质资源。但是南极磷虾粉氟含量高,这也是其最大最难克服的问题所在,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人工养殖鲑鳟鱼类肉质的缺陷以及南极磷虾粉氟含量高的问题,制备了氟含量低于1mg/kg的南极磷虾粉,进而优化出一种鲑鳟鱼类专用增色养殖饲料,对鲑鳟鱼类具有很好的发色增色效果,喂食10天左右鱼肉色泽即可有明显的改善且不褪色,鱼肉肉质好、口感佳;且对鲑鳟鱼类具有优异的诱食性能,易消化;能够提高免疫力、抗应激能力,提高成活率和增重率,显著提高鲑鳟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鲑鳟鱼类增色养殖饲料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低氟南极磷虾粉。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鲑鳟鱼类专用增色养殖饲料。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南极磷虾粉在制备鲑鳟鱼类增色养殖饲料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为0~1mg/kg。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南极磷虾粉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南极磷虾经过预处理后,于80~85℃水中保持5~15min,再浸于pH 4.6~5.0的蒸馏水中,超声进行预脱氟处理;
S2.利用改性甘蔗渣粉进行脱氟处理:按照15~20g/L的比例将改性甘蔗渣粉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为4.5~5.0,将南极磷虾浸入其中,超声条件下反应;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在75~85℃的蒸馏水中浸泡20~30min,然后40~45℃烘干至含水量为20~40%,再于50~55℃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
S4.将烘干的南极磷虾粉碎至细度为120~220目,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得到低氟南极磷虾粉,氟含量均低于1mg/kg。
其中,步骤S2所述改性甘蔗渣粉的制备方法为:
S21.将甘蔗渣经烘干或晒干后粉碎过筛,得甘蔗渣粉末;
S22.将甘蔗渣粉末在20~3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7h后,洗涤、过滤;
S23.将S22处理后的产物浸泡于1.5~2g/L高锰酸钾溶液中,50~80℃反应1.5~3h;
S24.将S23处理后的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甘蔗渣粉。
另外,优选地,步骤S1所述预处理依次包括静水解冻、筛选、清洗。其中,筛选优选地要筛选优质饱满的南极磷虾。
优选地,步骤S1所述超声的条件为80~150W超声处理3~5h。
更优选地,步骤S1超声处理期间每1小时换一次蒸馏水。
优选地,步骤S2所述超声的条件为80~150W超声处理2~3.5h。
另外,步骤S3中南极磷虾的烘干步骤采用两步烘干法,可明显提高磷虾粉收率。
上述方法制备的低氟南极磷虾粉不仅氟含量很低,而且很大限度的保留了磷虾的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同时改性甘蔗渣粉的应用也实现了废物利用及其价值回收。
一种鲑鳟鱼类专用增色养殖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10~70%、大豆浓缩蛋白1~20%、大麦虫粉1~10%、蜂蛹粉1~10%、低筋面粉1~20%、啤酒酵母粉2~10%、淀粉1~10%、丰年虫4~20%、螺旋藻2~4%、大豆磷脂1~4%、甜菜碱2~4%、鱼油1~3%、维生素混合物1~3%、矿物元素混合物1~5%、免疫增强剂1~5%、枯草芽孢杆菌0.5~2%、丁香花0.1~1%、沼泽红假单胞菌0.1~1%、灵菌红素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5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