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架工件冲孔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844.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优杰;王泽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利帆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8 | 分类号: | B21D28/28;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开腾;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架 工件 冲孔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管脚架工件冲孔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初级定位工序;步骤二,二级定位工序;步骤三,上冲孔工序;步骤四,下冲孔工序;通过改变脚架工件的加工工艺,改变之前对弯管直接进行冲孔的加工方式,利用弯管与连接件焊接形成脚架工件,再运用对脚架工件进行冲孔的模具与脚架上连接件的配合,解决脚架工件的冲孔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之后利用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的合模,实现对脚架工件两弧形侧面的同步打孔,保证了脚架工件冲孔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制造的零部件冲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脚架工件冲孔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脚架工件是家具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零部件,而脚架工件的弯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弯管的两侧上下弧形侧壁上冲孔,传统的冲孔加工工艺是在弯管进行连接件焊接工作前,对弯管进行冲孔工作,利用冲孔工具对弯管的一侧弧形面进行冲孔后,将弯管翻转后,对其另一侧弧形面进行冲孔,但是由于弯管的形状为U形,该加工方式不易对弯管进行定位,工作效率低,且上下弧形面冲孔不一致,极易产生误差。
在专利号为 CN10618126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先成型后冲孔的汽车排气管的生产工艺,虽然其可以利用排气管板材逐步加工形成排气管,甚至最后对排气管进行定位冲孔,但是该排气管的形状规则,易定位冲孔,因此该生产工艺无法适应于不规则管材类的冲孔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脚架工件冲孔加工工艺,通过改变脚架工件的加工工艺,改变之前对弯管直接进行冲孔的加工方式,利用弯管与连接件焊接形成脚架工件,再运用对脚架工件进行冲孔的模具与脚架上连接件的配合,解决脚架工件的冲孔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之后利用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的合模,实现对脚架工件两弧形侧面的同步打孔,保证了脚架工件冲孔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脚架工件,包括:
弯管,所述弯管的两侧对称折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弯管的上弧形面上且通过焊接方式与弯管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一种脚架工件冲孔加工工序,其用于加工脚架工件,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一,初级定位工序,将脚架工件水平横向放置于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形成的放置空间,通过脚架工件上的连接件与上模组件导向配合作用完成脚架工件的初步定位;
步骤二,二级定位工序,上模组件下行至其与下模组件完成合模时,使上模组件上的上夹持卡口与下模组件的下夹持卡口对弯管进行包覆,完成二次定位夹持;
步骤三,上冲孔工序,上模组件继续下行,通过上冲针对二次定位夹持后的弯管的上弧形面进行一次冲孔;
步骤四,下冲孔工序,上模组件再次下行至下冲针对二次定位夹持后的弯管的下弧形面进行二次冲孔后,上模组件复位,更换下一待加工脚架工件。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的放置空间为所述上夹持卡口与下夹持卡口之间的垂直区域。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为弹性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中上模组件通过水平开设的定位槽对所述脚架工件上相对应的连接件进行导向定位。
作为改进,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合模后,上模组件继续下行,上冲针和下冲针同步对弯管的上弧形面和下弧形面进行冲孔。
作为改进,所述上冲针与下冲针同心设置。
作为改进,经步骤四加工处理后的脚架工件可对其完成冲孔的部位进行打磨与抛光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利帆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利帆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机械用底盘异型孔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辐风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