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蓄热性能的电加热储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810.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唐巧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军;唐巧灵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4H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岗石 蓄热砖 储能设备 导热油 电加热 导热油通道 蓄热性能 电加热元件 饱和状态 电加热丝 技术偏见 逐渐升温 循环泵 渗入 破裂 驱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提高蓄热性能的电加热储能设备,有蓄热砖及位于蓄热砖中的导热油通道,导热油通道内注有由循环泵驱动的导热油,所述蓄热砖为花岗石。本发明的导热油在电加热元件的作用下逐渐升温并逐步渗入到花岗石所存在的孔隙中,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当电加热丝的温度达到高温时(85℃以上),花岗石内所产生的内应力因导热油的作用而均匀,避免花岗石内应力不均或因局部内应力过大而破裂,克服了现有技术花岗石不能应用于电加热储能设备蓄热砖的技术偏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提高蓄热性能的电加热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尤其是为了提高电网负荷的均匀性,电业机构对使用低谷电能的电价给予优惠待遇,为此,相继产生了许多将低谷电能转化成热能贮存起来的装置,即电加热储能设备。现有电加热储能设备有用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箱,保温箱内有蓄热砖,蓄热砖或蓄热砖间隙有导热油(导热绝缘油)通道,导热油通道内注有由循环泵驱动的导热油,在导热油通道中设置有与电源相接的电加热元件,同时设有控制电源的时间控制器及温度控制器。工作过程:当电能处于低谷时,启动电源及循环泵,电热丝对蓄热砖及导热油加热,当温度、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断电,其热能由蓄热砖及导热油储存;而当电能处于高峰且需要热量时,启动循环泵,循环泵使导热油通过热交换器与载热介质交换后回到循环泵,再次循环……导热油可逐次载出蓄热砖所储存的热能。
现有蓄热砖大多是以氧化镁为主要原料的耐火砖,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59382.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蓄热镁砖,该蓄热镁砖是以重量百分比为85%~90%氧化镁、4.5%~6.5%三氧化二铁、0.5%~2%三氧化二铝、2%~4%二氧化硅、1.5%~3%氧化钙和1%~3%氮化铝为原料烧结而成,存在着蓄热时间短、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层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据报道,花岗石具有岩质坚硬密实、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高绝缘性等特点。但是,由于天然花岗石内含有云母,通常都存有裂隙,如遇高温或受热不均,就会因产生过大或不均的内应力而破裂。
由于电加热储能设备的电加热元件通常与10KV以上的高压相接且位于蓄热砖所形成的导热油通道中,一旦蓄热砖破裂,极有可能殃及电加元件,使电路出现断路、短路等故障,不仅需要拆开蓄热砖进行维修,费时费力,影响设备正常运转,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尽管天然花岗石具有较好的蓄热性能且价格低于镁砖,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以天然花岗石作为电加热储能设备中的蓄热砖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蓄热性能的电加热储能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提高蓄热性能的电加热储能设备,有蓄热砖及位于蓄热砖中的导热油通道,导热油通道内注有由循环泵驱动的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砖为花岗石。
所述花岗石经过150℃导热油浸泡24小时预处理。
本发明的导热油在电加热元件的作用下逐渐升温并逐步渗入到花岗石所存在的孔隙中,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当电加热丝的温度达到高温时(85℃以上),花岗石内所产生的内应力因导热油的作用而均匀,避免花岗石内应力不均或因局部内应力过大而破裂,克服了现有技术花岗石不能应用于电加热储能设备蓄热砖的技术偏见。而浸有导热油的花岗石,其导热及蓄热能力均大幅提高,提高了设备整体的热平衡速度,缩短电加热丝的工作时间,节省了大量电能,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电加热储能设备的蓄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军;唐巧灵,未经林军;唐巧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