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94028.4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众科专利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3/12;B32B5/06;D02G3/04;D03D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保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吸热层、填充层和透水层;吸热层在横截面为蜂窝结构;透水层在横截面为Y形;吸热层和透水层之间采用填充层;填充层采用长绒棉与聚乙烯醇纤维混纺而成;吸热层、填充层、透水层通过缝制连接;制备方法:将棉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将制得的混纺纤维纺织成横截面为蜂窝结构的面料,即为吸热层;将长绒棉与聚乙烯醇纤维混纺,将制得的混纺纤维经过经纬交织纺织,即为填充层;将棉纤维、丙纶纤维、乙纶纤维混纺,将制得的混纺纤维纺织成横截面为Y形的面料,即为透水层;将制得的吸热层、透水层与至少一层填充层通过缝制连接,形成所述轻质保温面料。本发明制得的轻质保温面料保温、质轻、无刺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状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料五花八门,面料的制备日新月异,针对面料的改革与创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针对面料纺织纤维的探索与创新,目前的纺织纤维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针对不同的面料需求,选择各种纤维制备面料。也有针对各种功能性面料需求,选择在面料纺织过程中,添加不同填料,用以增强面料的各项性能,但是这种方法在增加面料功能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填料溶出的问题,造成皮肤过敏、面料合格率下降等问题。
保温面料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保温面料不可避免存在着面料密度厚的问题,给人体带来沉重的穿着体验。因此,同时解决保温、质轻、无刺激的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CN201110049427.7公开了一种保温面料,依次包括棉布层、反射层、保暖层、空腔层和装饰层,棉布层位于保温面料的最里层,装饰层位于保温面料的最外层,空腔层位于装饰层的里侧,保暖层为中间层,保暖层中有保温材料。但是该专利制备得到的保温面料的厚度大、透气性差、一般不作为穿着面料。
因此,需要制备一种保温、质轻、无刺激的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质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保温面料,包括吸热层、填充层和透水层;吸热层在横截面为蜂窝结构;透水层在横截面为Y形;吸热层和透水层之间采用填充层;填充层采用长绒棉与聚乙烯醇纤维混纺而成;吸热层、填充层、透水层通过缝制连接。
其中,面料采用多层面料复合而成,有利于面料轻质保温功能的实现;吸热层采用棉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热传导率低,使得热量不易散出;透水层位于面料内层,由于该层面料由棉纤维、丙纶纤维、乙纶纤维混纺而成,丙纶纤维、乙纶纤维的疏水效果好,有利于汗水蒸汽的散发,棉纤维有利于汗水蒸汽的吸收,从而实现透水功能;填充层采用长绒棉与聚乙烯醇纤维混纺而成,再经过水洗步骤,使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纤维去除,使得长绒棉的蓬松程度上升,面料的空气截留率提高,进一步提高保温程度,并且使得填充层的单位重量下降,进一步降低了面料的重量;吸热层在横截面为蜂窝结构,透水层在横截面为Y形,通过面料的不对称结构,降低空气的透过率,提高面料的保温性,并且透水层在横截面为Y形增强了其透水性,人体穿着时不感到闷热不舒服,提高了舒适效果。
进一步地,吸热层采用棉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
更进一步地,氨纶纤维的混纺比例是1.5%~4%。
进一步地,透水层采用棉纤维、丙纶纤维、乙纶纤维混纺而成。
更进一步地,棉纤维的混纺比例是95%~97%。
更进一步地,丙纶纤维和乙纶纤维的混纺比例是1:0.2~0.5。
进一步地,填充层中,聚乙烯醇纤维的混纺比例是3%~6%。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轻质保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众科专利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泉州市众科专利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