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保温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4005.3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7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保温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说,是特别涉及一种防紫外线保温薄膜。
背景技术
在一些高寒地区,紫外线比较强;同时昼夜温差大,晚上窗户容易结冰。现有的夹层玻璃是由一片玻璃与一片或多片玻璃或塑料在一起构成,虽然夹层玻璃具有抗冲击、隔音、安全等性能,但不能防止紫外线,使得紫外线直接穿过玻璃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粘贴在窗户上的薄膜,以减少高寒地区户内的紫外线和窗户的结冰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防紫外线保温薄膜,包含护膜层,剥离膜,使用层,使用层由吸热胶层、基材薄膜、抗紫外线胶层组成,在基材薄膜上面引入吸热胶层,在吸热胶层上面设置护膜层,在基材薄膜下面引入抗紫外线胶层,在抗紫外线胶层下面设置剥离膜;
护膜层厚度为25~100μm,透光率在90%以上;
基材薄膜厚度为25~100μm;
吸热胶层厚度为2~8μm;
吸热胶层的吸热胶水的原料组份与重量配比为:
树脂为:硅胶、亚克力胶、压敏胶、OCA胶的一种;
吸热物质为:FeMnCμmOx、Fe3CμmO5、PbS中的一种及其组合;
助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中的一种及混合物;
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及混合物;
制备中加入溶剂,制备后挥发掉;
抗紫外线胶层的原料组份与重量配比为:
胶水为:硅胶、亚克力胶、压敏胶、OCA胶水的一种;
抗紫外线物质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与受阻胺类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
助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中的一种及混合物;
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及混合物;
制备中加入溶剂,制备后挥发掉。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护膜层可以是PET、PVC、PC、OPP、PE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PET为主;
基材薄膜可以是PET、PVC、PC、OPP、PE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PET为主;
剥离膜可以是PET、PVC、PC、OPP、PE中的任意一种;
抗紫外线胶层厚度为15~75μm。
一种防紫外线保温薄膜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在50μm厚的基材薄膜(PET基材)上用微凹辊涂布一层添加有吸热物质的胶水(组分:树脂42份,吸热物质15份,助剂8份,溶剂35份),经150℃烘箱热固化后得到一层5μm后的吸热胶层,然后在吸热胶层上面覆上一层50μm厚的护膜层(PET薄膜);
在基材薄膜(PET基材)的下面涂布一层添加有抗紫外线助剂的硅胶胶水(组分:树脂45份,抗紫外光物质3份,助剂10份,溶剂42份),经180℃烘箱热固化后得到一层30μm后的抗紫外线胶层,然后在抗紫外线胶层外覆上一层40μm厚的剥离膜(PET),得到保温薄膜。
本发明是可粘贴在窗户上的薄膜,以减少高寒地区户内的紫外线和冬天窗户的结冰时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与良好吸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护膜层11,剥离膜13,使用层20,吸热胶层21,基材薄膜22,抗紫外线胶层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护膜层可以是PET、PVC、PC、OPP、PE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PET为主,厚度为25~100μm,透光率在90%以上;
基材薄膜22可以是PET、PVC、PC、OPP、PE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PET为主,厚度为25~100μmμm。
基材薄膜22上面涂布一吸热胶层21,起吸热保温作用。
吸热胶层21的主胶用硅胶、亚克力胶、压敏胶、OCA胶都可以。可以是光固化的,也可以是热固化的,其中以热固化为主,厚度为2~8μm。
吸热胶层21含有吸热物质,吸热物质主要是FeMnCμmOx、Fe3CμmO5、PbS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