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3572.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宁;朱树先;朱学莉;胡惠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H04M1/725;G10L21/02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克风 手机 通话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手机下端的主麦克风、设置在手机上端的副麦克风、人嘴与麦克风距离测试模块、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双麦克风降噪模块,所述人嘴与麦克风距离测试模块包括位于主麦克风处的下端距离传感器、位于手机上端的上端距离传感器及设置在手机上的加速度计或陀螺仪,人嘴与麦克风距离测试模块将测试数据送入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通过麦克风与人嘴的距离判断出哪个作为主麦克风,哪个作为副麦克风并将信号输送给双麦克风降噪模块,双麦克风降噪模块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麦克风位于手机的正面下方,所述下端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主麦克风处,所述副麦克风位于手机的正面上方,所述上端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副麦克风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麦克风位于手机的正面下方,所述下端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主麦克风处,所述副麦克风位于手机的背面上方,所述上端距离传感器位于手机正面上方与所述副麦克风相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人嘴与麦克风距离测试模块将下端距离传感器、上端距离传感器及设置在手机上的加速度计或陀螺仪采集到的数据送入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
(2)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通过计算判断麦克风到人嘴的的距离判断出哪个作为主麦克风,哪个作为副麦克风并将信号输送给双麦克风降噪模块;
(3)双麦克风降噪模块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双麦克风降噪的手机通话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语音拾取麦克风与背景噪声拾取麦克风判断模块的具体方法为:下端距离传感器用A表示,上端距离传感器用B表示,下端距离传感器与嘴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上端距离传感器与人耳之间的距离用b表示,人嘴的位置设为O点,手机上两个传感器A和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c,上端距离传感器B到人嘴O的距离为d,AB与OA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c是固定的且已知的,而a和b是实时测到的,夹角β利用手机自带的加速度计或陀螺仪获取,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d值,当d值计算出来后,通过比较d和a的值来判断哪个距离传感器与嘴的距离更近,从而将该传感器附近的麦克风作为一个主麦克风,用于拾取语音信号,而另一个麦克风作为副麦克风,拾取噪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5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