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及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3032.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漳军;贺宜红;孙瑞嘉;谢昌坦;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部件 翼型气膜孔 电极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包括冷气入口(1)和冷气出口(2),
其特征在于,
翼型气膜孔的中心孔轴与热端部件(3)壁体呈倾斜夹角α布设,
翼型气膜孔的孔展向宽度由所述冷气入口(1)向所述冷气出口(2)方向逐渐增加且孔厚度逐渐变薄,以使从所述冷气入口(1)流入的冷气逐渐向两侧扩展并沿逐渐变薄的所述冷气出口(2)减速喷出后贴附在所述冷气出口(2)外的所述热端部件(3)外表面上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型气膜孔的孔轴的倾斜夹角α为2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入口(1)的孔型采用长轴沿翼型气膜孔的倾斜方向布设的第一椭圆形开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出口(2)的孔型采用两侧带矩形侧翼孔(201)的第二椭圆形孔(202),
两侧所述矩形侧翼孔(201)沿所述第二椭圆形孔(202)的短轴方向布设且沿长轴对称布设;
所述冷气出口(2)的所述第二椭圆形孔(202)与所述冷气入口(1)的所述第一椭圆形开孔(101)的孔形、尺寸以及布设方向均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椭圆形孔(202)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矩形侧翼孔(201)之间为弧形过渡(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翼型气膜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出口(2)的四角顶点分别为b1、b2、b3和b4,其中b1与b4处于同一矩形侧翼孔(201),
矩形孔边b1b4的中点为b5,b2与b3处于同一矩形侧翼孔(201),矩形孔边b2b3的中点为b7,b1与b2以及b3与b4分别为第二椭圆孔短轴方向上对应布设的两点;
b1与b2之间具有依次排布的曲线点b9、b10、b6、b11和b12,
b1b9与b12b2分别为矩形侧翼孔(201)的直线端孔壁,
b9b10与b11b12分别为矩形侧翼孔(201)与第二椭圆形孔(202)的过渡弧形段,
b6为第二椭圆形孔(202)的长轴端点且为椭圆弧形段b10b11的弧形中点;
b3与b4之间具有依次排布的曲线点b13、b14、b8、b15和b16,b3b13与b16b4分别为矩形侧翼孔(201)的直线端孔壁,
b13b14与b15b16分别为矩形侧翼孔(201)与第二椭圆形孔(202)的过渡弧形段,
b8为第二椭圆形孔(202)的长轴端点且为椭圆弧形段b14b15的弧形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0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