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蜂螨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2143.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鑫 |
主分类号: | A01N65/28 | 分类号: | A01N65/28;A01N37/02;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产品 杀蜂螨剂 挥发 残留 乙酸 化学药物 缓释作用 持效期 硅酸钠 桉叶油 琼脂 蜜蜂 分解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蜂螨剂,其特征是,有效成份包括乙酸、桉叶油、琼脂或硅酸钠、水。使用该药物用于蜜蜂外寄生螨的防治不但效果好,而且由于药物具有缓释作用,可有效防止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大量挥发而造成的伤蜂和持效期短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药物,且有效成份易于挥发分解,不易在蜂产品中长期残留,因此大大降低了蜂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了蜂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寄生螨,尤其是蜜蜂外寄生螨的药物。
背景技术
蜜蜂的外寄生螨主要包括大蜂螨和小蜂螨,它们均靠吸食蜜蜂成蜂或幼虫的体液生存,造成蜜蜂体质下降,蜂群群势衰弱。一直以来,蜜蜂的外寄生螨始终是世界养蜂业中最主要的危害之一,每年我国养蜂业仅蜂螨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到几个亿,而因用药造成的蜂产品污染等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针对蜜蜂螨害的防治手段主要还是以药物防治为主。使用最为普遍的是一种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氟胺氰菊酯为主要原料的杀螨剂“螨扑”(APISTAN)。这种药物的主要缺点是:(1)污染严重,由于该药物化学性质较稳定,半衰期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进入蜂产品后难于消解,且该药物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严重影响蜂产品的质量。(2)抗药性严重,由于“螨扑在国内外已连续使用了十余年,蜜蜂的寄生螨已逐步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逐年迅速下降,很快将面临失效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蜜蜂外寄生螨的药物,使用该药物用于蜜蜂外寄生螨的防治不但效果好,而且由于药物具有缓释作用,可有效防止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大量挥发而造成的伤蜂和持效期短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药物,且有效成份易于挥发分解,不易在蜂产品中长期残留,因此大大降低了蜂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了蜂产品的质量。
该药物主要有效成份为乙酸、桉叶油、琼脂或硅酸钠、水。各成份的添加量(按重量计)为:乙酸4—5份,桉叶油0.5-0.7份、,琼脂或硅酸钠O.1-O.2份、水5—6份。
实践中,各成份的添加量(按重量计)为:乙酸4份,桉叶油0.7份、琼脂或硅酸钠O.1份、水5份。也可以按如下比例:乙酸5份,桉叶油0.5份4、琼脂O.2份、水6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将桉叶油、琼脂或硅酸钠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加热溶解,晾凉。在凝固前加入乙酸,搅拌均匀后低温迅速冷凝成凝胶后取出,即可。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药物凝胶放在蜂群的巢脾的框梁上,使其在蜂箱内自然释放。十天后取出换第二块凝胶同样方法放置,十天后结束用药。以上为一个疗程,落螨效果可达85%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有:
1、药物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药物,且各成份均易于挥发或分解,因此对蜂产品无污染,有效保证了蜂产品的质量。
2、由于药物的缓释功能,有效减缓了有效成份乙酸的挥发速率,保证了对蜜蜂的使用安全,同时延长了持续期。
3、由于乙酸的熏蒸功能,因此不但能杀死寄生于成蜂体上的螨,而且能渗透入封盖巢房杀死幼虫房内的寄生螨。
4、药物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5、药物原料来源广泛,加工容易,易于工厂化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各成份的添加量(按重量计)为:乙酸4份,桉叶油O.7份、琼脂O.1份、水5份。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各成份的添加量(按重量计)为:乙酸4份,桉叶油O.5份、琼脂O.1份、水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鑫,未经常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