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模块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1742.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晔源;阙波;李继红;张中锋;朱承治;姚晖;朱铭炼;刘洪德;张劲;姜田贵;俞恩科;黄晓明;陆翌;裘鹏;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模块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阻尼模块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阻尼模块试验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第一半桥功率模块、第二半桥功率模块、负载电抗和n个待试阻尼模块,n为自然数;其中,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储能电容和桥臂,且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同向并联;电源与电源开关串联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半桥功率模块的两端连接;所述负载电抗与n个待试阻尼模块相串联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的桥臂输出中点连接;
所述桥臂包括第一、第二开关元件,且第一、第二开关元件分别连接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第二开关元件顺序串联后,再与储能电容并联;
所述电源具备输出缓启动功能;
所述待试阻尼模块包括阻尼电阻、全控型开关器件、续流二极管和旁路开关,其中,全控型开关器件和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一个半导体模块,所述阻尼电阻、旁路开关和半导体模块相互并联;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电源开关,电源对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中的储能电容充电;
步骤2,当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的储能电容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先解锁待试的n个阻尼模块,再解锁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调整流过负载电抗、待试阻尼模块的电流,从而在待试阻尼模块上建立起等效工况下的稳态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
步骤3,待试阻尼模块在等效工况下的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稳态运行一定时间后,调节流过待试阻尼模块的暂态电流,从而在待试阻尼模块上建立起等效工况下的暂态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
步骤4,当待试阻尼模块稳态试验和暂态试验完成后,闭锁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断开电源开关,退出电源,待第一、第二半桥功率模块储能电容和负载电抗能量释放完毕,试验结束。
2.一种阻尼模块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阻尼模块试验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全桥功率模块、负载电抗和n个待试阻尼模块,n为自然数;其中,全桥功率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储能电容和两条桥臂;电源与电源开关串联后,两端分别与全桥功率模块的两端连接;所述负载电抗与n个待试阻尼模块相串联后,两端分别与全桥功率模块中两条桥臂的输出中点连接;
每条桥臂均包括第一、第二开关元件,且第一、第二开关元件分别连接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第二开关元件顺序串联后,再与储能电容并联;
所述电源具备输出缓启动功能;
所述待试阻尼模块包括阻尼电阻、全控型开关器件、续流二极管和旁路开关,其中,全控型开关器件和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一个半导体模块,所述阻尼电阻、旁路开关和半导体模块相互并联;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闭合电源开关,电源对全桥功率模块中的储能电容充电;
步骤2,当全桥功率模块的储能电容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先解锁待试的n个阻尼模块,再解锁全桥功率模块,调整流过负载电抗、待试阻尼模块的电流,从而在待试阻尼模块上建立起等效工况下的稳态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
步骤3,待试阻尼模块在等效工况下的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稳态运行一定时间后,调节流过待试阻尼模块的暂态电流,从而在待试阻尼模块上建立起等效工况下的暂态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力;
步骤4,当待试阻尼模块稳态试验和暂态试验完成后,闭锁全桥功率模块,断开电源开关,退出电源,待全桥功率模块储能电容和负载电抗能量释放完毕,试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17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装置
- 下一篇:可定位的蔬菜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