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茶枕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0295.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民;叶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武夷山健民低碳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K36/82;A61P19/02;A61P19/08;A61P25/20;A61P25/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4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保健茶 人体免疫力 复杂过程 改善睡眠 人体吸收 特征香气 中枢神经 成片状 肩周炎 颈椎炎 内含物 热力学 茶香 茶枕 非酶 枕头 制作 装入 散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枕的制作方法,采用独特的四焙四静置方式,使茶叶内含物经过一系列的非酶促及热力学反应等复杂过程形成了茶叶的特征香气,再将茶叶切成片状后装入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的枕头。所制得的茶枕能散发出清新的茶香,使茶叶中上百种有效成分,通过吸纳和透皮作用充分被人体吸收,调节中枢神经,改善肩周炎、颈椎炎,改善睡眠质量,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枕头,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茶枕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枕,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最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有用茶叶装枕治疗失眠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绿茶甘、寒、无毒,做枕明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以茶入枕,可通经络,可明目清心延年益寿,治头颈,不得顾四方,采好茶一斗,使之变色内囊枕之。宋代诗人陆游终身以茶做枕,八十岁仍能耳聪目明。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连。茶叶中某些芳香性天然植物的挥发成分有祛痰定惊,开窍醒脑,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防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人睡眠时,头温使枕内茶叶的有效成分缓慢地散发出来,香气凝聚于枕周尺余。其气味淡而不薄,久而不弱,清而不浊,散而不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茶枕的制作方法,在现有工艺基础上结合创新工艺精制而成。所制得的茶枕能散发出清新的茶香,使茶叶中上百种有效成分,通过吸纳和透皮作用充分被人体吸收,调节中枢神经,改善肩周炎、颈椎炎,改善睡眠质量,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茶枕的加工与制作方法,在于以武夷岩茶毛茶为原料,经过茶叶色选机剔除黄片与茶梗,采用“四焙四静置”方式,然后用切片机切成片状,分3袋分别装入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的枕头。所述各工序的详细步骤如下:
(1)原料筛选:采用武夷岩茶毛茶为原料,经过色选机剔除黄片与茶梗,色选机参数为,上侧:暗度基准50~53,杆子宽度9~11,斑点53~56;中侧:暗度基准46~49,杆子宽度7~8,斑点57~59;下侧:暗度基准31~34,杆子宽度4~6,斑点61~63。
(2)烘焙、静置:将色选后的茶叶进行四焙四静置,主要步骤为,一次烘焙→一次摊晾→一次静置→二次烘焙→二次摊晾→二次静置→三次烘焙→三次摊晾→三次静置→四次烘焙→四次摊晾→四次静置。
一次烘焙:将色选后的茶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进行一次烘焙,160~180℃烘焙20~25min;
一次摊晾;将一次烘焙后的茶叶平铺于室内竹匾中,厚度为15~25cm,调节室内温度为25~30℃,室内保持干燥,摊晾时间为3~4h,期间每隔1h翻动一次;
一次静置:将一次摊晾后的茶叶装入纸箱中放入储藏室,调节温度为25~30℃,静置时间为15~20天,储藏室需保持干燥;
二次烘焙:将一次静置后的茶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进行二次烘焙,180~200℃烘焙20~25min;
二次摊晾;将二次烘焙后的茶叶平铺于室内竹匾中,厚度为15~25cm,调节室内温度为25~30℃,室内保持干燥,摊晾时间为3~4h,期间每隔1h翻动一次;
二次静置:将二次摊晾后的茶叶装入纸箱中放入储藏室,调节温度为25~30℃,静置时间为20~25天,储藏室需保持干燥;
三次烘焙:将二次静置后的茶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进行三次烘焙,200~220℃烘焙15~20min;
三次摊晾;将三次烘焙后的茶叶平铺于室内竹匾中,厚度为15~25cm,调节室内温度为25~30℃,室内保持干燥,摊晾时间为4~5h,期间每隔1h翻动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武夷山健民低碳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武夷山健民低碳产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0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根部浸泡式立体育苗、叶菜栽培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石斛种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