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0004.1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华国强;李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A01K67/027;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细胞 癌细胞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动物模型及其应用。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性状稳定,可稳定多次传代。本发明公开的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具有临床上人印戒细胞癌的生物学形状,在哺乳动物中产生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可用于制备人印戒细胞癌模型,可进一步用于筛选治疗罕见的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候选药物。细胞系的建立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研究提供新的更接近与临床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
发明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细胞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动物模型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印戒细胞癌是结直肠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根据2010年版WHO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印戒细胞癌被定义为组织内50%以上的肿瘤细胞由胞浆中富含黏蛋白的腺癌细胞构成,黏蛋白充满细胞质并使细胞核移位,在显微镜下呈典型印戒细胞样结构。原发于胃的印戒细胞癌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到所有印戒细胞癌的95%以上,其他印戒细胞癌也可出现于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癌及胆囊癌中。在结直肠癌中,印戒细胞癌是极为少见的,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左右。印戒细胞癌的发病年龄较传统腺癌明显提前,不同文献报道印戒细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52-67岁之间,小于40岁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传统腺癌。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预后比传统腺癌较差,5年生存率在0%-36%之间,平均存活时间为9-45个月。与传统腺癌相比,印戒细胞癌发现时的病期较晚,约60%的印戒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III期或IV期,I-II期的印戒细胞癌比率仅有5%左右。此外,印戒细胞癌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转移率分别高达79%及35.7%,却较少发生肝转移。腹膜转移使患者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且对化疗的敏感性差,因此导致印戒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更差。
有关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缺少用于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发生机理及抗印戒细胞癌药物开发的接近临床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通过对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上海细胞库等国际上大型细胞库搜索,没有发现已经建立好的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
由于临床上无法获得相同的病例,在方法学上无法进行比较;更由于伦理道德的限制,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推动医学发展困难重重。
离体培养的人源肿瘤细胞可充分反映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遗传性稳定的体外培养的人源肿瘤细胞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具有很好的预测性,是研究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理想实验材料。
疾病的动物模型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体疾病的症状相似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采用动物模型对疾病进行研究具有样本数量大和性状一致性,能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法。
由于病例数的限制,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都基于病例报道或者小规模的回顾性研究,对于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生物学研究相对少见。另外,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与传统腺癌细胞从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上都差别很大,对各种生长因子的需求亦不同,所以无法参考现有的建细胞系方法培养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经查阅大量文献和专利数据,目前没有发现已经成功建立的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因此,也缺少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的动物模型。因此,本领域的研究人员迫切需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以及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的动物模型。
发明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系,该细胞系可稳定传代,可充分反映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细胞的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不仅充分反映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具有很好的预测性,是研究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理想动物模型。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0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