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9032.1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淑凡;潘以红;李梅;刘亚雷;刘玉娟;邱津;李紫楠;周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物理模型 沉积相 弹性参数 地震区 储层预测 三维 建模参数 相控 复杂地质条件 准确度 关系曲线 模拟数据 实测数据 特征矿物 岩石物理 重新建立 非储层 矿物 预设 敏感 | ||
1.一种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已有的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资料划分沉积相;
步骤S2,利用钻井岩心、薄片鉴定结果,得到上述划分的各个沉积相内储层主要矿物成分的不同;
步骤S3,利用所述各个沉积相内储层主要矿物成分的不同,初步确定每个沉积相内的岩石物理建模参数;
步骤S4,利用上述确定的每个所述沉积相的岩石物理建模参数,建立每个所述沉积相内储层初步的岩石物理模型;
步骤S5,利用所述岩石物理模型,模拟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将所述模拟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与已知钻井中测量的实际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进行对比,得到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差异,若该差异超过预设误差允许值,则调整建模参数,重新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并再次进行模拟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如此反复直至所述模拟和实测数据的差异位于所述预设误差允许值内,则得到每个所述沉积相内最终的岩石物理模型;
步骤S6,利用所述每个沉积相内最终的岩石物理模型,模拟当岩石中能界定储层和非储层的特征矿物在含量变化时,岩石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所述岩石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对该特征矿物变化最为敏感的两种弹性参数;
步骤S7,将所述两种弹性参数,分别为纵轴和横轴,建立坐标系,在岩石物理模型中,把特征矿物含量设置为储层和非储层界限值,变化岩石的孔隙度,即以孔隙度为参变量,计算得到该两种弹性参数的关系曲线;
步骤S8,利用测井数据和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通过反演法得到整个三维地震区的两种弹性参数分布;
步骤S9,在两种最敏感弹性参数组成的坐标系中,以两种弹性参数的关系曲线为界,将所述整个三维地震区的两种弹性参数的分布划分为储层和非储层,得到整个三维地震区的储层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
所述测井数据包括自然伽马曲线、电阻率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
所述地震数据包括三维叠后纯波数据、地震构造解释成果;
所述地质资料包括岩心描述、区域构造、区域沉积、以及现有研究成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如下步骤:统计多个岩心、薄片的分析鉴定结果,得到每个所述沉积相内岩石的矿物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所述各个沉积相内储层主要矿物成分的不同,初步确定每个沉积相的岩石物理建模参数,包括如下步骤:初步确定模型的主要矿物组分的岩石物理参数、孔隙中所含流体类型及流体混合方式、根据岩性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随埋深变化的趋势要一致,整个地层段内平均误差不超过3%,建模参数应在矿物的实际物理性质范围内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岩石弹性参数包括: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泊松比、拉梅系数、剪切模量、体积模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变化的百分比为单位,建立岩石各种弹性参数随特征矿物含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岩石物理模型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所述岩石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对特征矿物变化最为敏感的两种弹性参数,包括:比较岩石各种弹性参数随特征矿物含量变化的改变幅度,幅度最大的最为敏感,以此确定对该特征矿物变化最为敏感的两种弹性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90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