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三角叶滨藜改良滨海盐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8974.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娅璐;陈凌云;王磊;梁昊;董雪琰;曹嘉宁;袁英;曹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黄蓝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陈广富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三角 叶滨藜 改良 滨海 盐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土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三角叶滨藜改良滨海盐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相对成熟的海滨盐土改良技术主要是淡水脱盐、暗管排盐、客土种植等,这些技术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易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且长期综合效益低下。而通过种植盐生植物对海滨盐土实现脱盐培肥是一种生态友好型改良措施。
三角叶滨藜系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东北部沿海沼泽边缘,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鲜叶外形、营养成分均与菠菜相似,VC含量是菠菜的1 .5倍,每天食用150克三角叶滨藜鲜叶,就可以达到WHO有关日常营养需求量标准的VC全量和VA的40%;富含Fe、Cu、Mn、Zn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可作鲜菜或生产多功能食品、有机食品。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分齐全,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为新型保健食用油,有降血压和血脂的作用,是医药、保健品的优质原料。花期可观赏。秸杆可粉碎作为饲料等。
黄河三角洲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海水浸渍成为盐渍淤土,不断沉积,日积月累海退成陆,经蒸发作用使盐分聚集地表。同时,潮水入侵补给地下水,参与土壤积盐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滨海盐土。由于三角叶滨黎能够在体内积累大量盐分,因此,种植三角叶滨黎可降低盐土的含盐量。但三角叶滨黎在黄河三角洲仅限于极少量的引种试验,没有形成一套利用三角叶滨黎来改良滨海盐土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利用三角叶滨黎来改良滨海盐土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步骤:
(1)通过盆栽耐盐淘汰试验和大田耐盐筛选试验,快速获得整齐一致的能在含盐量1%以上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的优良种子;
(2)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选取上年收获的优良饱满种子,先在3%NaCl溶液中浸种5-7天,再用自来水浸种到发芽;
(3)将发芽的种子播种到装于育苗钵内的含盐量低于0.5%的营养土中;
(4)当小苗高度达到10㎝以上、根系盘结良好时,准备移入待改良的含盐量在0.6%-1%的盐土大田;
(5)大田移栽时,首先按照适当的行株距给栽植穴定位,然后按照比营养土坨的高度大5㎝、直径大10㎝的尺寸挖穴,并将挖出的表土拍碎后回填到底部,使其厚度达到5㎝;再脱钵将小苗带营养土坨一起放入栽植穴中央,在营养土坨的周围用土填满并压实,且在栽植穴的周围筑个小土埂以防跑水;最后向栽植穴浇水至湿透。
(6)栽植穴浇水后,立即在栽植行及行外两侧距穴边各5-10㎝范围覆盖厚度为3-5㎝的植物种子外壳;
(7)在两行中间开一条宽度10-15㎝、深度15-20㎝的小沟,沟内撒施植物叶的发酵肥;
(8)及时防治虫害,重点防治潜叶蝇和红蜘蛛;
(9)在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在不影响封垄的前提下可适当采集一些嫩尖作蔬菜;
(10)11月份选择优良单株采收种子,供研究和繁殖之用,其余种子任其掉落地上而让其第二年形成自生苗;
(11)12月份将地上部分割除,用作牲畜饲料;
(12)第二年,任自生苗自由生长,主要搞好虫害防治和冬季收割工作;
(13)第三年,根据土壤化验结果,选择种植其它合适的植物进行栽培或继续由自生苗进行改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步骤(1)所述的盆栽耐盐淘汰试验是在低含盐量的土里逐渐添加NaCl,当含盐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有些植株会由萎蔫转变为死亡,于是被自然淘汰。
步骤(1)所述的大田耐盐筛选试验是将经过盆栽耐盐淘汰试验中成活下来并且正常结实的初级优良单株的种子种植到含盐量1%以上的大田,筛选出那些既能正常成活、也能正常生长且能正常结实的高级优良单株,进行单独收获。
步骤(3)所述的育苗钵为黑色塑料钵,其口径为8-10㎝、深度为10-12㎝。
步骤(3)所述的营养土为土壤与草炭按体积等量混合而成。
步骤(5)所述的行株距为:行距50-60㎝,株距30-40㎝。
步骤(6)所述的植物种子外壳是小麦壳、稻壳、高粱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7)所述的植物叶的发酵肥是紫穗槐叶、苦楝叶、田菁叶、决明叶中的一种或几种经EM菌发酵后的腐熟有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黄蓝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营黄蓝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