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8935.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续;张晖栋;黄友华;娄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污染物 多功能 实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用于测试除尘器对多种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包括连接于除尘器进气口的烟气通道,及目标物混合模块,用于在烟气中加入氨气、硫氧化物和吸附剂三者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测试氨气含量对除尘器脱硝效率的影响、硫氧化物含量对除尘器脱汞效率的影响、吸附剂对除尘器脱汞及脱SO3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改变烟气中硫氧化物的浓度获得除尘器脱SO3的特性曲线;还包括脱硫废水模块,以测试脱硫废水对除尘器脱汞效率的影响及各因素对脱硫废水蒸发情况的影响。该实验系统对电袋复合除尘器对多种污染物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进而获得提高除尘器对各污染物协同脱除效率的最佳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袋复合除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等,其中,硫氧化物的存在会导致电站设备的腐蚀、烟气不透明度的增加、酸雨的形成等问题,排放到空气中还会导致人体的呼吸道疾病;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人体中毒后会引起肾衰竭,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因此,燃煤电厂的烟气排放前必须经过除尘脱硝、脱硫和脱汞处理。
由于设备成本、占地等因素的限制,燃煤电厂一般不会增加新的污染物脱除设备对烟尘、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以外的污染物进行脱除,而是尽量在现有的污染物脱除设备的基础上,对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进行脱除。在众多的污染物减排技术中,电袋除尘器以其高效、节能、污染物可联合脱除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以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为基础进行改进,以达到污染物联合脱除的目的。
上述电袋复合除尘器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脱除各种污染物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出其脱除机理,并进行大量的实验,从而对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期达到最佳脱除效率,并节约成本。
但是,现有的电袋复合除尘实验台只能对除尘效率进行测试,而无法测试该电袋复合除尘器对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与汞及其化合物的脱除效率进行测试,因此,该实验台无法满足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多污染物实验的要求。
鉴于上述电袋复合除尘器实验台存在的缺陷,亟待提供一种能够对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多污染物的效率进行测试的实验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不仅能够对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进行理论研究,还能够对该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脱硝除效率、脱硫效率、脱汞效率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理论研究,并对上述污染物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进而获得提高电袋复合除尘器对各污染物协同脱除效率的最佳工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用于测试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脱硝效率、脱SO3效率、脱汞效率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多功能实验系统包括连接于除尘器进气口的烟气通道,还包括目标物混合模块,用于在烟气中加入氨气、硫氧化物和吸附剂三者中的至少一者,以测试对应的氨气含量对除尘器脱硝效率的影响、硫氧化物含量对除尘器脱汞效率的影响、吸附剂对除尘器脱汞效率及脱SO3效率的影响。
如此设置,相较于现有的电袋除尘器实验台,本发明中的脱除多污染物的多功能实验系统不仅能够对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进行理论研究,还能够对该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脱硝除效率、脱硫效率、脱汞效率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理论研究,并对上述污染物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进而对电袋复合除尘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可选地,所述目标物混合模块包括:
吸附剂喷射模块,用于将预定含量的吸附剂通入除尘器中;
SO3生成模块,用于在烟气中加入预定含量的SO3;
氨气生成模块,用于在烟气中加入预定含量的氨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