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重入完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8784.6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楠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3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重入完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完井,提供了一种套管重入完井方法,在成型裸眼后,将套管置于配套的钻杆内,且将前置悬挂器安设于两者的其中一端部,且在重入时,前置悬挂器的一端先进入裸眼内,然后依次连接套管与钻杆配套的结构向裸眼内推进,直至套管总长度不小于裸眼水平部的长度,然后继续依次连接钻杆直至前置悬挂器靠近水平部的前端,紧接着对前置悬挂器憋压坐封,使得其上体与下体分离,在地面对钻杆施力将各钻杆与分离后的上体起出,各套管与下体存留于裸眼内。本发明重入时套管位于钻杆内,由于钻杆具有较大壁厚,其可承载较大的应力,可采用较多处理手段来处理遇阻遇卡,而采用前置悬挂器,可随时开泵循环冲刷,缩短施工周期,且方便直接对套管直接打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完井,尤其涉及一种套管重入完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完井作业中,主要针对常规油气以及非常规油气,在传统的工艺方法中,两者均采用后置悬挂器的方式,后置悬挂器位于套管的末端位置,且套管沿裸眼移动,两者之间直接接触,其均具有以下的缺点:①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和套管壁薄等参数性能的影响,使得套管无法过载活动,更无法达到旋转和随时开泵循环的功能;②工艺本身的缺陷,为了达到循环的目的该工艺用到的管柱有,钻杆、筛管、油管,首先下完筛管,再下入油管,最后下钻杆顶送,循环能力由上部的钻杆和下部重入的油管共同承担,结构复杂,施工繁琐;③由于下套管时,依旧与地层直接接触,该摩擦阻碍套管下入;④施工人员劳作强度大,该工艺筛管和冲管全部仅能人力上、下扣,且若下筛管时每一次开泵,就多一次冲管的起下钻,且延长了施工时间;⑤打捞难度大,由于套管最上端由悬挂器坐封于井下中间部位,故必须先打捞已经坐封的悬挂器,若坐封在技术套管内则打捞很可能对技术套管产生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重入完井方法,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完井作业中,打捞麻烦,套管摩擦力较大,套管进入裸眼内水平段长度较短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管重入完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裸眼,所述裸眼具有水平部、竖直部以及连接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弯折部;
S2.将一套管伸入钻杆内,且在所述套管的其中一端处安装有前置悬挂器,所述前置悬挂器包括上体与下体,且所述上体与所述钻杆连接固定,所述下体与所述套管的对应端部连接固定,由所述前置悬挂器的一端将所述套管与所述钻杆推入所述裸眼内;
S3.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前置悬挂器的一端连接另一套管,同时在该套管上套设有另一钻杆,该钻杆与前一所述钻杆连接,继续将连接后的所述套管与所述钻杆推入所述裸眼内,所述前置悬挂器沿所述裸眼移动;
S4.重复S3步骤直至所述套管的总长不小于所述水平部的长度,继续依次连接所述钻杆至所述前置悬挂器靠近所述水平部的前端;
S5.向所述前置悬挂器内注入憋压介质,所述前置悬挂器内开始憋压直至所述下体坐封于所述裸眼的内壁上,且所述上体与所述下体分离;
S6.通过对外侧的所述钻杆施力,起出所有所述钻杆以及分离后的所述上体,各所述套管与所述下体均位于所述裸眼内。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套管伸入对应所述钻杆内时,先于地面上开设有鼠洞,将所述钻杆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鼠洞内后,通过提引器将所述套管伸入所述钻杆内。
进一步地,各所述套管与各所述钻杆等长或者长度相近,在安装所述前置悬挂器时,所述提引器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钻杆内且推动所述套管部分伸出所述钻杆,所述前置悬挂器的所述下体与所述套管的伸出部分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根所述套管长度大于第一根所述钻杆的长度,后续各所述套管与对应所述钻杆等长或者长度相近,且在安装时,每一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前置悬挂器的一端均伸出对应所述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楠,未经江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