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8230.6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林;胡娟娟;杨晨;孙泽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王艳,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机插钵苗 育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的育秧方法,属于水稻栽培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粮,世界上也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谷副产品用途广泛,其米糠既是家畜的精饲料,也是医药原料;谷壳可作为工业原料;稻草除作家畜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原料以及有机肥料外,还是造纸工业等的原料。目前水稻的育秧方法很多,但秧苗素质不高,成本较高,良种使用率低,插秧成活率也无法进一步提高,培育方式不当,制约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在每年播种季节,总有少部分农户由于育秧过程操作不当引起水稻育秧期间水稻的坏种、烂芽,以及水稻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造成水稻产量明显减少,影响了农民的正常收入。因此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稻育秧方法的开发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方法,实现钵盘精确培育大秧龄的带土钵体壮秧,秧龄弹性大,可精确取秧根系带土钵苗精确有序机插,无伤秧伤根,机插后秧苗返青快,缓苗时间短、发根低位分蘖早,栽插均匀,漏秧率低的水稻育秧方法。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1)种子选择: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以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稻区所需品种的水稻种子;
2)浸种催芽:浸种时间的长短,因水温而异,晚稻种子浸种时水温较高,温度为30~35℃,浸1~2天,浸种要结合种子消毒进行;浸种时加入适量多菌灵、线菌清、菌虫清或施保克浸种1~2天;
3)苗床准备:包括秧田选择、营养土配制、秧盘选择和秧板制作;
4)播种;
5)苗床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化学调控和预防病害;
6)起秧运秧:根据秧龄和栽插进度,起秧移栽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7)大田移栽:秧苗移栽时要做好基本苗数的计算、栽插深度的调节,以及提高栽插质量的其它配套措施。
其中,上述步骤1)中种子的品种为:对应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Y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中浙优1号、内5优8015、珞优8号、连粳7号或秀水134品种的种子;对应华南稻区:选择特优757、天优998、粤晶丝苗2号或天优122品种的种子;对应西南稻区:选择宜香优211、F优498、内5优39或楚粳28号品种的种子;对应北方稻区:选择龙粳25、通禾836、沈农9816或宁粳43号品种的种子。
其中,上述步骤2)浸种催芽前进行晒种和精选种子,常规稻种子播种前晒1~2天,杂交稻种子只摊晾通气,晒种后精选种子,常规稻种子用泥水或质量比为1:50~55的盐水选种,杂交稻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去秕谷;秧田选择具体为选择地块平整、土质肥沃、运秧方便及排灌便利的弱酸性砂质壤土作为育秧田块,按照秧田与大田的比例留足秧田,常规稻为1:45~50,杂交稻为1:55~60,秧田必须适当提前耕翻晒垡碎土,旱育秧床土要求调酸、培肥和清毒,PH6.0~6.5。
其中,上述步骤3)中营养土配制具体为:育秧营养土选用0~20厘米表层土用孔径4~6毫米的筛子过筛,并覆农膜使床土熟化;常规稻按亩大田面积备足营床土80公斤,杂交稻按60公斤;在落谷前7~10天再按每100公斤床土拌入壮秧剂0.5公斤,拌匀制成营养土备用,每个秧盘装土量为1.5公斤左右。
其中,上述步骤3)秧盘选择为:选用规格为长61.8cm×宽31.5cm×高2.5cm,每盘448孔,孔径1.6cm的秧盘,每亩大田用盘35-40张。
其中,上述步骤3)秧板制作为:常规秧田要求播种前10天上水整地,以薄水平整地表,无残茬、秸秆和杂草等,泥浆深度达到5~8厘米,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经过2天沉实后排水晾田,开沟作秧板,要求板面平整,根据钵盘尺寸规格,秧板宽1.6~1.8米,侧沟宽0.3~0.4米,深0.2米左右,做到灌、排分开,内、外沟配套并多次上水整田验平,高差不超过1厘米。
其中,上述步骤4)播种前严格调试播种机,精播匀播,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2/3孔深,盖表土厚度不超过盘面,以不见芽谷为宜,要因品种类型确定每孔每盘播种量:常规稻每孔播种3~5粒,确保每孔3~5苗;杂交稻3粒左右,每孔确保2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米稻的高产保优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