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各向异性导电膜及使用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7338.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8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申颍株;权纯荣;金荷娜;高连助;朴永祐;宋基态;韩在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都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9/02 | 分类号: | C09J9/02;C09J7/10;C09J163/00;C09J171/00;C09J11/04;H01R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衿川区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导电 使用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及使用其的连接结构。各向异性导电膜提供在连接的电路接线端之间提供可靠的连接特性,同时防止相邻电极之间短路。各向异性导电膜具有75℃至90℃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起始温度及0Pa·s/℃至300Pa·s/℃的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的熔融粘度变化:方程式1熔融粘度变化=|膜在75℃温度下的熔融粘度‑膜在55℃温度下的熔融粘度|/(75℃‑55℃)。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4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53116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各向异性导电膜及使用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一般是指通过将导电粒子分散于如环氧树脂等树脂中所制备的膜状粘着剂。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包含具有电各向异性和粘着性的聚合物层,并且可以展现在膜厚度方向上的导电特性和在其表面方向上的绝缘特性。当在某些条件下对安置于待连接的电路板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进行加热和压缩时,电路板的电路接线端可以通过导电粒子电连接并且绝缘粘着树脂填充相邻电极之间的间隙以使导电粒子彼此分离,从而提供高绝缘性能。
当在加热和压缩工艺期间连接电路板的电路接线端时,各向异性导电膜中包含导电粒子的导电组合物可以在热或压力下流动,并且电路接线端之间显示连接特性的导电粒子的效率变低,由此增加连接电阻。此外,包含导电粒子的部分导电组合物可能流入相邻空隙(例如,空隙部分)中,并且聚集在一个小区域中的导电粒子可能引起电短路。
因此,需要开发在电路接线端之间显示良好连接特性并且在相邻电极之间充分填充绝缘粘着树脂,同时不会引起短路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发明内容
实施例是针对在连接的电路接线端之间提供可靠的连接特性,同时防止相邻电极之间短路的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
这些实施例可以通过提供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er,DSC)起始温度是75℃至90℃并且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的熔融粘度变化是0Pa·s/℃至300Pa·s/℃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实现:
[方程式1]
熔融粘度变化=|膜在75℃温度下的熔融粘度-膜在55℃温度下的熔融粘度|/(75℃-55℃)。
所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实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包含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件;包含第二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件;及安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的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了解特征,在附图中:
图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3:导电粒子;
10:各向异性导电膜;
30:连接结构;
50:第一连接部件;
60:第二连接部件;
70:第一电极;
80: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都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国都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