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283.6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善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三电线厂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6;C08K9/10;C08K3/02;C08K7/24;C08K5/053;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红磷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绝缘层,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一类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绝缘保护套管构成。由于光缆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光缆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塑料材质的光缆绝缘层的燃烧容易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现有的光缆绝缘层多添加有含卤素的阻燃剂,然而含卤素的阻燃材料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腐蚀性卤化氢等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该光缆的绝缘层不含卤素,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光缆燃烧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包括光导纤维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光导纤维的外周,所述绝缘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现有的光缆绝缘保护层主要材料为树脂,不具备阻燃功能,安全性低,或者添加有含卤阻燃材料,但是易污染环境。本发明在光缆绝缘层中添加有无卤阻燃剂,采用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作为阻燃材料,其阻燃性能高,安全无毒,光缆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三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硬脂酸锌。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称取聚乙烯、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和润滑剂备用;
2)将步骤1)中的各组分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在75~90℃的温水中利用交联剂进行硅烷交联,使各组分交联后形成的绝缘层包覆在光导纤维外部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在光缆的绝缘层中添加有无卤阻燃剂,采用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作为阻燃材料,其阻燃性能高,安全无毒,光缆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包括光导纤维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光导纤维的外周,所述绝缘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三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硬脂酸锌。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称取聚乙烯、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和润滑剂备用;
2)将步骤1)中的各组分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在90℃的温水中利用交联剂进行硅烷交联,使各组分交联后形成的绝缘层包覆在光导纤维外部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包括光导纤维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光导纤维的外周,所述绝缘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三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硬脂酸锌。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称取聚乙烯、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和润滑剂备用;
2)将步骤1)中的各组分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在75℃的温水中利用交联剂进行硅烷交联,使各组分交联后形成的绝缘层包覆在光导纤维外部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包括光导纤维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于光导纤维的外周,所述绝缘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三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硬脂酸锌。
一种微胶囊化红磷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称取聚乙烯、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和润滑剂备用;
2)将步骤1)中的各组分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在80℃的温水中利用交联剂进行硅烷交联,使各组分交联后形成的绝缘层包覆在光导纤维外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三电线厂,未经成都新三电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吹塑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
- 下一篇:再生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