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7138.8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丁大勇;李博;施斌;孙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刘辉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协调性 传感光缆 弯曲变形 土体 光纤监测 测试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测量 传递系数 理论指导 试验设备 试验数据 应变分布 制备试验 耦合问题 变形 | ||
1.一种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试验土条,将传感光缆埋入土条;
2)推动土条,使土条发生弯曲变形;
3)通过数控直线位移滑台、激光位移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器测量土条的第一弯曲变形;由于第一弯曲变形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因此视为土条的实际弯曲变形,相应的应变视为土条的实际应变;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量土条两侧的应变分布,传感光缆的应变即是土条上相应位置的应变,利用传感光缆的应变计算土条的第二弯曲变形;
4)变形传递系数t用于表征土体应变传递至纤芯的传递效率,即纤-土变形协调性;
其中,εfmax为传感光缆实测的土条应变最大值;εsmax为与传感光缆所在位置土条实际应变最大值;vfmax为土条第二弯曲变形的最大值;vsmax为土条第一弯曲变形的最大值;根据弯曲变形与应变的关系,应变之比应为弯曲变形的二阶导数之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使用的仪器为光背向散射反射计;传感光缆的应变量为:
其中,ε为传感光缆应变;ΔL为传感光缆的变形量;L为传感光缆的原长;tstr为传感光缆变形后的延迟时间;tref为传感光缆的参考延迟时间;c为光速;N为传感光缆的纤芯有效群折射率;k为应力光学常数,k需在每次测试前通过预加应变进行标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还包括FBG、BOTDA或BOTD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量土条的第一弯曲变形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条的弯曲变形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土条拉伸侧与压缩侧传感光缆之间的距离;Δε(xi)为xi处传感光缆拉伸侧与压缩侧的应变之差,即弯曲应变;Δx为应变采集设备的采样间隔;xi为应变ε(xi)的空间坐标,且xi=n·Δx;L为土条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试验土条和将传感光缆埋入土条的步骤包括:
11)将试验土体碾细、自然风干,按设计含水率和干密度称取适量的土料和水,将水与土料充分混合搅拌,装入密封袋在干燥皿中静置24小时以上,使水土充分均匀;
12)在制样模具内部涂抹润滑剂,称取一半配制好的土料,压至模具的1/2深处;沿土条长度布设两根传感光纤,拉直后在模具内装入余下的土料,压至设计高度;
13)将制好的土条用保鲜膜包裹密封,静置2小时以消除土条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传感光缆与土体变形协调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推动土条,使土条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为:
采用千斤顶分级推动土条使其发生弯曲变形直至破坏,采用百分表控制每级加载的位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1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