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4122.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舰;张朝;米军哲;史伟华;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散热 溢流 砖砖尖 方法 玻璃 生产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该方法包括:将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放置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将所述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在竖直平面分别放出第一激光面和第二激光面,并使该第一激光面和第二激光面重合且均穿过砖尖的砖尖线;分别测定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L1和L2;根据L1和L2的数值,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调整为不大于0.1毫米。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和生产设备能够提高玻璃基板的良品率,降低玻璃基板的翘曲不良率和破碎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TFT-LCD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在原料相同和生产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时候不同批次的玻璃基板的良品率、翘曲不良率和破碎率等性能有较大变化,而技术人员难以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更难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和生产设备能够提高玻璃基板的良品率,降低玻璃基板的翘曲不良率和破碎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分别放置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位于定型炉中且沿高度方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间距为L的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上方设置有溢流砖,所述溢流砖的底部砖尖的砖尖线位于所述间隔空间的正上方;将所述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在竖直平面分别放出第一激光面和第二激光面,并使该第一激光面和第二激光面重合且均穿过所述砖尖的砖尖线;分别测定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L1和L2;根据L1和L2的数值,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调整为不大于0.1毫米。
可选的,根据L1和L2的数值,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调整为不大于0.05毫米。
可选的,所述根据L1和L2的数值,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调整为不大于0.1毫米的步骤包括:计算L/2与L1的差值t;若该t为正值,则将第一散热板向远离所述第一激光面的方向水平移动t的距离,将第二散热板向靠近所述第一激光面的方向水平移动t的距离;若该t为负值,则将第一散热板向靠近所述第一激光面的方向水平移动|t|的距离,将第二散热板向远离所述第一激光面的方向水平移动|t|的距离。
可选的,采用螺纹副调整装置进行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水平移动。
可选的,将所述螺纹副调整装置设计为包括螺栓和调节螺母,将螺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型炉的外侧,另一端穿过所述定型炉并抵顶在所述第一散热板或第二散热板上,并且使得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定型炉外侧的调节螺母上。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设备,所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溢流砖;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位于定型炉中且沿高度方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间距为L的间隔空间,所述溢流砖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上方且溢流砖的底部砖尖位于所述间隔空间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长度方向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所述第一墨线仪和第二墨线仪沿竖直方向能够分别放出均穿过所述砖尖砖尖线的第一激光面和第二激光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1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激光面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立式板式空冷系统
- 下一篇:冷却塔内旋流喷射雾化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