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3917.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清;周柯;高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活性炭 复合材料 制备 负载氧化镁 吸附 沸石咪唑酯骨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有机污染气体 分散性好 高温煅烧 均匀沉积 均匀填充 前驱材料 吸附效果 挥发性 纳米MgO 负载率 镁元素 氧化镁 丙酮 高孔 碳化 应用 掺杂 继承 | ||
1.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硝酸锌、镁盐和2-甲基咪唑分别溶于甲醇后,超声混合,在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搅拌反应,析出沉淀产物;所述沉淀产物经过干燥、碳化,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锌、镁盐和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5~5:0.5~5;所述镁盐为硝酸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水与混合溶液中甲醇的体积比为2~3: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0~40℃,时间为3~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过程: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以5~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50℃后,使温度稳定在700~950℃,保温1~3小时。
6.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纳米MgO颗粒均匀填充在多孔活性炭孔隙中及均匀沉积在多孔活性炭表面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MgO颗粒质量为多孔活性炭质量的1.0~30.0%;所述纳米MgO颗粒晶粒尺寸为2~10纳米。
9.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吸附柱填充材料用于吸附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正丁烷氧化脱氢反应催化剂用氧化镁-氧化锆复合载体的制造方法,被由此获得的氧化镁-氧化锆复合载体负载的原钒酸镁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及使用所述催化剂生产正丁烯和1,3-丁二烯的方法
- 一种介孔碳负载纳米氧化镁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负载氧化锡的花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利用有序介孔氧化镁负载四氧化三钴激活单过硫酸钾去除水中抗菌药物的方法
- 一种乙醇胺负载改性的氧化镁基烟气干法脱硫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高吸附容量的氧化镁化学修饰硅藻土的制备方法
- 具鳞状仿骨纳米结构涂层的可降解镁合金骨钉及制备方法
- 一种氧化镁/铁复合材料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简化的同步脱氮除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负载有纳米氧化镁的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