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3792.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军;陈新;孙亮;聂京凯;史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C22C38/02;C22C38/04;C22C38/16;C22C38/20;C22C38/42;C04B28/00;C04B111/20;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气设备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减震器,减震器包括减震框体、减震架及减震座,减震框体为正六面体,减震架由平行设置的板和竖直设置的支撑件组成。本发明的减震器提供高压电气设备抗地震时所需的弹性刚度,能有效降低上部高压电气设备的地震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减震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生命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输变电工程遭受地震的破坏影响极大,统计表明7级及以上的特大地震对输变电工程中的支架类高压设备极易遭到破坏。
支架类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支柱绝缘子、避雷器等。地震中,断路器的损坏率最高达到58%,隔离开关的损坏率最高达到30%,避雷器的损坏率最高达到66%。
目前国内用于电瓷型支架类设备的减震产品主要有橡胶垫、铅阻尼器和向心式摩擦阻尼减震器。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橡胶垫和铅合金阻尼器这两种产品的减震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在垂直向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甚微。虽然向心式摩擦阻尼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较好,但制造复杂,单价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减震效果良好、制造简单的减震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良好,且能实时感知震情、减震效果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采用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框体、减震架及减震座,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减震框体为正六面体,所述减震架由平行设置的板和竖直设置的支撑件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案,所述正六面体框体的侧壁为可部分叠合的钢板,上下面为弹性钢板;所述正六面体内设有由半圆弧叠合组成的竖直方向有弹簧件的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框体的所述钢板间设有圆盘形弹性垫;沿所述弹性垫有对称设置的弹性件;所述框体的竖直方向分别设有上下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件竖直方向贴敷有交错设置且仅部分与其相连的摩擦片。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座包括一体浇注成型的底板、缓冲板和耐腐立柱,所述缓冲板设于底板之上,所述底板和缓冲板上均设置有若干条横向底板主筋和纵向底板箍筋;所述耐腐立柱贯穿底板和缓冲板的中心,所述耐腐立柱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立柱、钢筋笼和保护壳,所述耐腐立柱顶部设置有固定设备的螺栓;所述底板下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锚杆。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件和弹性件由按质量百分计的下述元素制得:C:0.60-0.70、Si:0.16~0.38、Mn:0.90~1.20、P≤0.035、S≤0.03、 Cr≤0.24、Ni≤0.30、Cu≤0.30。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立柱采用的混凝土由按质量百分计的下述成分制得:水泥为7%~10%、矿物掺合料为6%~8%、中砂为30%~35%、石子为42%~50%、水为7%~8%、防腐剂为0.6%~0.7%、萘系减水剂为0.1%~0.2%。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的减震器可提供高压电气设备抗地震时所需的弹性刚度,能有效降低上部高压电气设备的地震响应。
(2)本发明将减震座与减震框体固定结合,不仅增强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还增强了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3)本发明设有多级减震元件,弹簧件、弹性件及弹性垫的设置,均有效降低垂直向地震作用造成的伤害。
(4)本发明的减震座抗剪性能好,且整体结构简洁,施工方便、有效节省资源。 (5)本发明提供的保护壳可增加对杆塔基础的保护,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从而提高灌注桩基础的耐久性能,使其适用于强腐蚀性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