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减震抗压防滑移轨枕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3418.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7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龚金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金京 |
主分类号: | E01B23/12 | 分类号: | E01B23/12;E01B29/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后续 运输 电瓶车 减震 抗压 滑移 轨枕 及其 构建 方法 | ||
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减震抗压防滑移轨枕。其特征在于:弧形钢板带与盾构隧道管环的内表面相贴合;弧形钢板带上设有竖直承载肋板,竖直承载肋板的顶面在同一标高上;竖直承载肋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并支撑钢轨的水平支撑件。其优点在于:电瓶车将荷载依次通过水平支撑件、竖直承载肋板、弧形钢板带传递到盾构隧道管环的内表面,将垂直传递的集中荷载转化为均布的面载荷,盾构隧道管环下部局部承载的应力受力均匀,有效避免下部局部混凝土被压裂,防止出现盾构隧道管环下部局部混凝土的破损、变形、滑移等问题,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满足超大直径的盾构隧道工程建造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轨枕, 属地下空间拓展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盾构机刀盘直径D≥6.28m的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减震抗压防滑移轨枕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盾构施工中,要求盾构机的后续台车跟随盾构机在隧道内轨枕向前移动,而盾构机刀盘切割下来的土体和拼装成隧道所用的管片,则由平板运输电瓶车在轨枕上进行运输。
在过去的施工中,轨枕的铺设模仿铁路钢轨的轨枕,把大轨距的台车轨枕和小轨距的电瓶车轨枕联合铺设,不仅重量大,搬运不便,而且在施工结束前无法拆除,导致轨枕无法循环利用。
为此,在过去本发明人针对刀盘直径D6.28m的盾构机后续台车与电瓶车系统分枕轨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一项于2016-02-03授权专利号为ZL201520767193.3的《一种轻便新型盾构机后续配套平板运输电瓶车简易轨枕》的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于2016-10-5已授权专利号为ZL201510636277.8的《一种轻便新型盾构机后续台车与电瓶车系统分枕轨枕构建方法》发明专利;以及于2017-01-25授权专利号为ZL201510636274.4的《一种轻便新型盾构机后续台车悬空独立轨枕》发明专利。
但是,发明人前述已经授权的这三个专利均只适用于刀盘直径D6.28m的盾构机后续配套台车与平板运输电瓶车轨枕系统轨枕分枕;而不适用于D≥6.28m的盾构机后续配套台车与平板运输电瓶车轨枕系统轨枕分枕。
但是,隧道施工技术问世至今已有近200年,随其不断发展,超大直径(即盾构机刀盘直径D≥6.28m)的盾构隧道工程在国内外已不少见,针对上述盾构机后续配套平板运输电瓶车所承受的荷载更大了,其竖向荷载通过电瓶车轨枕会传递到盾构隧道管环管片环体上,由于应力集中,容易损坏管片局部混凝土,从而引起轨枕变形、滑移、震动,发生电瓶车钢轮脱轨事件,出现翻车的危险。
因此,当盾构机刀盘直径D≥6.28m时,现有的电瓶车轨枕难以满足其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当电瓶车系统超载运行时,问题更是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减震抗压防滑移轨枕及其构建方法,替换现有的电瓶车轨枕,满足其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盾构机后续运输电瓶车减震抗压防滑移轨枕,涉及用于安装轨枕的盾构隧道管环,所述盾构隧道管环由若干盾构隧道管片及盾构隧道管环管片环缝止水胶带拼装构成,相邻盾构隧道管片之间形成有盾构隧道管环环缝缝隙;所述轨枕包括弧形钢板带,所述弧形钢板带与盾构隧道管环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其在弧形长度方向上以盾构隧道管环下部纵向中心线为轴对称线对称布置;所述弧形钢板带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分布的竖直承载肋板,所述竖直承载肋板的顶面在同一标高上;所述竖直承载肋板顶面设有用于安装并支撑钢轨的水平支撑件,所述水平支撑件在长度方向上以弧形钢板带下部纵向中心线为轴对称线对称布置。
所述弧形钢板带在宽度方向上以盾构隧道管环环缝缝隙为轴对称线均匀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盾构隧道管片内表面上;所述弧形钢板带底部对应盾构隧道管环环缝缝隙的位置上垂直设置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限位钢卡,所述限位钢卡插入盾构隧道管环环缝缝隙内,其插入深度小于盾构隧道管环管片环缝止水胶带的上口标高至盾构隧道管片内表面的竖直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金京,未经龚金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